不同诱变处理下籽粒苋种子细胞学效应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微波
作者: 韩微波;刘丽;李禹尧;唐凤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太空诱变;60Co-γ射线;籽粒苋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7 年 14 期
页码: 85-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籽粒苋种子为试材,采用搭载第18颗返回式卫星和~(60)Co-γ射线2种方法诱变处理籽粒苋种子,研究了种子根尖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对籽粒苋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无明显影响,γ射线辐照抑制了籽粒苋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并随着γ射线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经卫星搭载和γ射线辐照后,籽粒苋种子根尖细胞均出现了包括微核、桥、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粘连染色体等染色体畸变类型,单微核是主要畸变类型。第18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的辐射剂量相当于~(60)Co-γ射线辐照20~30Gy。
分类号: S519
- 相关文献
[1]空间环境诱变和~(60)Co-γ射线对籽粒苋M1代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初报. 韩微波,唐凤兰,李禹尧,王建丽,刘杰淋,刘凤岐,朱瑞芬. 2017
[2]芝麻太空诱变效应及AFLP标记检测. 高桐梅,卫双玲,李春明,张海洋,李丰,贺松涛. 2013
[3]太空诱变稗属四个农家种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杨欣欣,徐香玲,张月学,蒿若超,唐凤兰,韩微波,刘杰淋,陈积山,刘凤歧. 2010
[4]航天诱变紫花苜蓿新品系比较试验研究. 耿慧,刘建,于博洋,郭兴玉,高山,姜婷婷,李忠和. 2024
[5]太空诱变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徐相波,阴卫军,邢燕菊,徐立华,周柱华,韩金龙,丁一. 2013
[6]小麦种子太空诱变效应研究. 张美荣,双志福,张瑞仙. 2002
[7]卫星搭载对羊草种子萌发及细胞学效应的研究. 潘多锋,张月学,申忠宝,王建丽,张瑞博,李道明,高超,邸桂俐,刘录祥,钟鹏. 2012
[8]太空诱变对七个马铃薯品种相关性状的影响. 余帮强,张国辉,颉瑞霞,厚俊,郭志乾. 2023
[9]太空诱变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 何昆明,吴惟瑞,陈顺佳,黄秋妹,潘大建,刘雪贞. 2000
[10]紫色杆菌素合成工程菌太空诱变效应及其高产菌株的筛选. 蒋培霞,张瑞萍,王海胜,肖溯,杨程,邢新会. 2010
[11]太空诱变甜菜创新株系产质量比较分析. 卞桂杰,黄淑兰,杨国,杨柳,张明红. 2010
[12]太空诱变对循化线辣椒M_1代植物学及孢粉学性状的影响. 李莉,李屹,曲晓斌. 2009
[13]太空诱变对乐都长辣椒后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屹,钟启文,李莉,韩睿. 2010
[14]太空诱变青椒的品质分析与细胞学鉴定. 曲敏,李新玲,郭亚华,辛嘉英. 2009
[15]太空诱变后循化线辣椒M_1代生理指标的变化. 李屹,曲晓斌,李莉. 2009
[16]低磷胁迫对太空诱变耐低磷柱花草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效率的影响. 刘攀道,郇恒福,刘一明,刘国道,白昌军,陈志坚. 2018
[17]花生太空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周桂元,梁炫强,李少雄. 2006
[18]太空诱变对循化线辣椒SP_1代果实性状及总蛋白表达的影响. 李屹,李莉,曲晓斌. 2010
[19]太空诱变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材料苗期生长的影响. 曾燕霞,陈志龙,尚继红,沙晓弟,吴娟,陈彩锦. 2025
[20]籽粒苋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彭佳,左相兵.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作者:李荣欣;刘丽;钟巧芳;杨和生;杨顺发;肖素勤;赵白英;李金璐;陈玲;彭钰婷;李宗鼎;刘梅芳;程在全;殷富有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云南西部地区;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白叶枯病抗性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
-
中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8171
作者: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唐婧泉;李禹尧;张睿;张宏纪
关键词: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作者:孙炜琳;刘丽;姜茜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城乡差距;实现路径
-
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高产;龙辐麦7166;新品种;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