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炜
作者: 王炜;武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多型性;防控
期刊名称: 动物医学进展
ISSN: 1007-5038
年卷期: 2008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00-1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毒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分为2个基因型,即BVDV1和BVDV2。每个基因型包括多种基因亚型,每个基因型又有2个生物型,致细胞病变(CP)型和非致细胞病变(NCP)型。病毒的这种特性造成各病毒株的抗原性和血清学特性的差异,给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诊断、疫苗研究和防控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文章论述了病毒的这种特性造成疫病的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疫病防控困难,说明了流行病学分析在该病防制的重要性,提出疫病主要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阿垦肉用细毛羊血红蛋白多型性研究. 陈周田,尹君亮,朱桂芝,李兵,李兴江,章济生,童自强,张伟宏. 1993
[2]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多型性及稳定性. 江均平,李春红,张涛,云冬梅,杨雪丰. 2013
[3]中国苹果野生种自然地理分布、多型性及利用价值. 王昆,刘凤之,高源,王大江,龚欣,刘立军. 2013
[4]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的研究. 姜玲玲,周思旋,史开志,徐洪忠. 2014
[5]牛病毒性腹泻病流行现状与防制. 韩猛立,黄新,钟发刚,薄新文. 2010
[6]牛病毒性腹泻病活疫苗BVDV2/JZ05-1株毒力返强试验. 李海涛,苗利光,刘艳环,王松,王文昊,安亚雄,冯卓. 2012
[7]牛病毒性腹泻活疫苗田间试验. 杜凤林,钟鸿鹏,李海涛,朱言柱,刘艳环,苗利光. 2012
[8]我国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状况分析. 高闪电,李有全,常惠芸,殷宏. 2012
[9]粘膜病. 李崇华. 1982
[10]贵州省三种牛病毒性传染病血清学调查分析. 姜玲玲,杨伟,贡献,徐雨,余国富,余波,刘镜,吴位珩. 2021
[11]牛病毒性腹泻诊断方法的研究Ⅱ.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牛血清抗体. 黄骏明,郭连喜. 1986
[12]新疆2家牛场引进安格斯牛的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布鲁氏菌病检测. 李欣宇,叶锋,钟旗,马晓菁,谢彩云,易新萍,赵红琼,姚刚,刘丽娅,谷文喜. 2020
[13]我国进口乌拉圭肉牛引发EBL和BVD传播的定性风险评估. 辛思培,蒋蔚,李健,张强,孙卫东,王权. 2020
[14]牛病毒性腹泻诊断方法的研究Ⅲ.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猪瘟病毒间的抗原关系. 黄骏明,郭连喜. 1986
[15]牛病毒性腹泻弱毒疫苗免疫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关系的研究. 张淑琴. 2013
[16]牛病毒性腹泻BVDV2/JZ05-1活疫苗最小免疫剂量及攻毒保护试验. 李海涛,苗利光,刘艳环,朱言柱,安亚雄,王坤. 2012
[17]牛病毒性腹泻BVDV2/JZ05-1基础毒株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李海涛,苗利光,刘艳环,朱言柱,王松,王文昊,安亚雄. 2012
[18]国外奶牛的常见传染病及防治对策. 邱昌庆. 2009
[19]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与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谢春芳,于瑞嵩,李震,张瑞华,司伏生,董世娟. 2016
[20]宁夏奶午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学调查. 康晓冬,谢秀兰,吴韶儒,马超,白丽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覆膜穴播对旱地胡麻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作者:陈军;叶春雷;王炜;孙夏玲;汪磊;李胜克
关键词:胡麻;覆膜穴播;水分利用特征;产量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关键词:胡麻;生长调节剂;产量;抗倒伏;生物酶活性
-
不同生物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MDBK细胞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
作者:马艳华;昝晓慧;王岩;武有志;王镓磊;郭利;王炜
关键词:BVDV NM 01株;BVDV JL株;不同生物型BVDV;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
-
基于BSA-Seq技术初步鉴定油用亚麻抗白粉病候选基因
作者:叶春雷;王炜;陈军;陈琛;罗俊杰;王一;张建平
关键词:油用亚麻;白粉病;BSA;候选基因
-
甘肃胡麻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胡麻对白粉病抗性遗传分析
作者:陈琛;王立光;陈军;王炜
关键词:胡麻;白粉病;病原菌;系统发育;遗传分析
-
基于重构NDRV σC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武华;林伟东;孟利佳;阴雅洁;乔思娜;倪维玲;侯绍华;徐倩倩;董世山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原核表达;aC蛋白;间接ELISA方法
-
经分子佐剂诱导产生的卵黄抗体对NDRV的预防和治疗效力评价
作者:武华;孟利佳;阴雅洁;乔思娜;倪维玲;陈立功;侯绍华;徐倩倩;董世山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卵黄抗体;IL-2;CpG;中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