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成丽

作者: 田成丽;张金花;朱峰;韩日畴;李茂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液双相培养;应用技术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872-8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昆虫病原线虫是昆虫的专化性寄生天敌,可自主搜寻寄主、杀虫速度快、对环境友好安全,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生物防治因子,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目前,昆虫病原线虫作为商品化的新型生物杀虫制剂在全球生产销售。然而,昆虫病原线虫的商品化需要高效的人工培养技术。由于昆虫病原线虫的专化性较强,一种成熟的商业化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需要根据线虫种类优化。除了优化现有技术,还需研发新的人工培养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和现状,详细介绍了活体培养技术和离体培养技术,讨论了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产量的主要因素,强调了优化人工培养技术并降低培养成本的必要性。未来,随着人工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在丰富了昆虫病原线虫商品化种类的同时,还可降低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改良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分类号: S476.15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源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子君,李海涛,邹庆道,吕书文,许文奎,刘志恒. 2003

[2]不同碳源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子君,李海涛,邹庆道,吕书文,许文奎,刘志恒. 2003

[3]不同培养基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张子君,李海涛,邹庆道,吕书文,刘志恒. 2007

[4]康乃馨茎尖培养技术的研究. 鲁雪华,郭文杰,林勇. 1999

[5]山薯组培苗继代培养基配方筛选. 龚明霞,董伟清,卜朝阳,闭志强,李杨瑞. 2010

[6]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闫梅霞,胡清秀. 2007

[7]不同培养方式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杨松杰,王子霞,海热古力·阿不力孜,张茂银,杨克锐,戚家华. 1997

[8]中国黄连组织和细胞培养条件的研究 Ⅰ.不同培养基、碳源及培养温度对培养物生长和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方周伯,黄凤英,颜谦. 1991

[9]不同固体培养基对虫草菌丝生长及其腺苷含量的影响. 钟丽娟,赵新海,张庆华,徐冲,牛会林. 2009

[10]微生态益生菌粉生产技术研究. 赵新海,徐国华,张庆华,马征远,王艳华. 2008

[11]蛹虫草菌丝固体法培养初探. 徐冲,钟丽娟,赵新海,张庆华,陈杰. 2010

[12]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汤葆莎,吴俐,陈君琛,沈恒胜,郑恒光. 2013

[13]牛蒡木屑栽培赤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的检测及其配方筛选. 姚凤腾,董玉玮,李胜男. 2021

[14]金龟子绿僵菌固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卢忠燕,高松,江渝. 2004

[15]竹荪液体培养产胞外酶活性的研究. 赵金凤,刘朝贵,朱国胜,须建. 2013

[16]斑玉蕈菌种质量LBL评价法作用机理初探. 赵楚楚,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张津京. 2013

[17]LBL评价与真姬菇表观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洋,陈辉,冯志勇,陈明杰,汪虹,于海龙,谢敏英,张津京. 2011

[18]草菇菌种液体培养及出菇试验研究. 李崇,李森柱,谢意珍,罗彪,吴清平. 2012

[19]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猴头菌新菌种的研究. 李艳红,李莉. 2006

[20]工厂化金针菇菌株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谭一罗,苏文英,王朝晖,秦裕营,浦汉春,周振玲,杨和川.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