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学录

作者: 刘学录;任继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西走廊;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03 年 38 卷 03 期

页码: 290-295+3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GIS技术,以相对频率和平均信息量为指标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荒漠、山地、绿洲、水域、道路的平均相对频率(f)分别为57.5 %、20.7 %、23.4 %、8.1 %、7.3 %,反映出该复合系统的景观结构中,荒漠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或结构成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是基质,是影响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的决定性因素。山地、荒漠、绿洲、水域、道路平均信息量(H)的平均值分别为22.10、35.50、29.00、17.81和16.80;荒漠景观的异质性最高,其次是绿洲景观,水域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最低。平均信息量H值的空间变化中,山地景观的变异程度最高,为83.12 %;其次是绿洲,为64.07 %;荒漠景观的异质性空间变化程度最低,为45.21 %,说明荒漠景观在复合系统中的景观空间异质性最稳定,山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变化最大。由于荒漠景观的相对频率在50 % 以上,所以,其景观异质性是均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由于相对频率均小于50 %,是异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因此以50 % 为相对频率的控制界限,提高道路、水域、绿洲的相对频率,降低荒漠的相对频率有助于提高整个复合系统的景观异质性。

分类号: Q149

  • 相关文献

[1]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耦合的景观生态学机制. 刘学录,任继周. 2002

[2]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多样性. 刘学录,任继周,张自和. 2003

[3]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谢贵水,蒋菊生,陈俊明,蔡明道,曾宪海. 2002

[4]不同遮荫树种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王丽娟,朱兴正,毛加梅,汪云刚,刘德和,高丽洪,唐建维. 2011

[5]皖南复合茶园与普通茶园茶叶内质成分的比较. 黄晓澜,丁瑞兴,孙玉华. 1990

[6]关于蟹-稻复合生态系统种养比例问题的探讨. 陆诗敏,刘兴国. 2017

[7]对生态农业的思考(一). 朱立志. 2013

[8]开发特色农产品将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 李先德. 2015

[9]1996~2006年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变化分析. 李艳春,王义祥,黄毅斌. 2009

[10]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海南芒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吴能义,麦全法,曹建华,蒋菊生. 2009

[11]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顾康康,刘景双,王洋,彭小黎,王明全. 2008

[12]五种鲟鱼线粒体控制区异质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王巍,朱华,胡红霞,田照辉,董颖. 2009

[13]稻褐飞属生物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姜人春. 1999

[14]旱稻孢囊线虫在广西的发生及其rDNA-ITS异质性分析. 宋汉达,王宏洪,陶冶,张洪玲,陆秀红,黄金玲,刘志明,廖金铃. 2014

[15]海量生物数据异质性分析与整合技术. 白云峰,王立方,包文斌,陈国宏. 2008

[16]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绩效评估影响及比较分析. 王丽佳,霍学喜. 2016

[17]基于中分辨率影像的农田管理单元自动提取研究. 张竞成,顾晓鹤,王纪华,黄文江,何馨,罗菊花. 2010

[18]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异质性研究. 袁军海,姚裕琪,张爱香,孟兆军. 2001

[19]防止和修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渔业操纵的探讨. 王宇庭,叶金云,郑荣泉. 2017

[20]黄瓜叶片分布的异质性表型特征分析与模型建立. 钱婷婷,陆声链,郑秀国,赵京音,王剑,杨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