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西北部湾稻区稻飞虱初迁入过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慧梅

作者: 沈慧梅;陈晓;胡高;程遐年;张孝羲;翟保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虫源地;轨迹分析;降落机制;褐飞虱;白背飞虱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5 期

页码: 1268-1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8年2月,我国南方和越南北方普遍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冻害,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越冬虫量大大减少,而广西北部湾稻区在3—4月却出现了大规模的稻飞虱迁入峰。结合2008年越冬考察、灯下监测以及田间系统调查结果,通过HYSPLIT模型与GrADS软件对此阶段出现的稻飞虱大规模迁入过程进行轨迹模拟与天气学背景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8年广西早期迁入稻飞虱虫源与越南北部虫源关系不大,主要来自越南中部及老挝南部;(2)850hPa高空温度较高,低空急流频繁,以及过早出现的台风是造成钦州4月份稻飞虱大规模远距离迁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除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外,为我国华南稻区提供早期迁入虫源的越南中部稻区更值得关注。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滇东南富宁稻纵卷叶螟的迁入过程与虫源地分析. 沈慧梅,谌爱东,赵雪晴,尹艳琼,李向永,韦家贵. 2014

[2]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 沈慧梅,吕建平,周金玉,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3]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 郑大兵,崔茂虎,何洪平,沈慧梅,胡高,陈晓,翟保平. 2014

[4]滇东南地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与降落机制. 徐兰珍,谌爱东,赵雪晴,翟保平. 2016

[5]广东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析. 王政,齐国君,吕利华,胡芊,袁维熙. 2011

[6]长江中游稻区夏季飞机航捕迁入褐飞虱的轨迹分析. 华红霞,邓望喜,李儒海. 2002

[7]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齐国君,谢茂昌,梁载林,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8]我国最早发现为害地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时间及其虫源分布. 陈辉,杨学礼,谌爱东,李永川,王德海,刘杰,胡高. 2020

[9]粤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分析. 齐国君,吕利华,蓝日青,谢金宏,张伟群. 2013

[10]稻纵卷叶螟2010年的一次迁飞过程及其虫源分析. 齐国君,芦芳,高燕,梁居林,蓝日青,张孝羲,翟保平,吕利华. 2011

[11]首次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迁入路径及天气背景分析. 齐国君,马健,胡高,于永浩,谌爱东,高燕,吕利华. 2019

[12]浙江入侵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虫源. 罗举,马健,武明飞,齐国君,刘杰,唐健,胡高. 2020

[13]云南白背飞虱标记释放回收试验与轨迹模拟. 沈慧梅,李向永,谌爱东,赵雪晴,尹艳琼,吕建平,翟保平,田维奎. 2016

[14]云南富宁县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及降落机制分析. 韦加贵,张云慧,李庆,程登发. 2012

[15]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沈慧梅,孔丽萍,章霜红,张孝羲,翟保平. 2011

[16]广西东北部稻区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张云慧,蒋春先,孙明阳,杨秀丽,程登发. 2011

[17]基于WRF-FLEXPART模式的广西兴安县白背飞虱迁入过程分析. 张云慧,李祥瑞,程登发. 2017

[18]2011年广西兴安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蒋春先,张云慧,齐会会,李庆,程登发. 2012

[19]褐飞虱生物型测定及其与迁飞关系分析. 罗善昱,韦素美,黄凤宽. 1999

[20]江苏省褐飞虱灾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朱凤,张国,周晨,张海波,李艳红,王茂涛,田子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