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MS/MS法同时测定生菜叶片中五种植物内源激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杨

作者: 赵杨;王银屏;刘海学;吴惠惠;邹德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生菜叶片;植物内源激素;联合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1 年 016 期

页码: 8-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有机生菜为试材,采用甲醇∶甲酸∶水=15∶1∶4作为提取剂,经过超声、离心、氮吹,DiKMA ProElut PXA固相萃取柱分离纯化后得到植物激素提取液,在38℃恒温水浴中氮吹浓缩干燥,甲醇作为复溶液进行复溶,得到植物激素待测液。采用ACQUITY UPLC BEN反相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对5种植物激素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1,柱温为40℃;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测定植物激素回收率。建立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叶菜类蔬菜中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方法,并优化了生菜基质中激素的前处理方法、质谱色谱条件等。结果表明:生菜在低、中、高浓度加标时,5种激素的加标回收率为60.15%~107.73%,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6%,检出限为0.30~0.52μg·kg-1,定量限为0.68~1.56μg·kg-1。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适用于其它叶菜类植物中赤霉素、生长素、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含量的检测,以期为叶菜类植物叶片中多种内源激素的同时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黄绿木霉T1010对亚低温胁迫下日光温室番茄内源激素的调控效应. 陈为京,李润芳,杨焕明,陈建爱. 2010

[2]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Ⅱ.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向太和,梁海曼,钟华鑫,颜秋生,张雪琴. 1997

[3]黄绿木霉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的调控效应(英文). 陈为京,李润芳,杨焕明,陈建爱. 2009

[4]盐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苗期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沈泓,张樱,张轩,姚栋萍,贺荣华,陈哲,张柳,柏斌. 2021

[5]水果成熟衰老与植物激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涛,王日葵. 2010

[6]干旱胁迫对苗期木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周芳,刘恩世,赵平娟,王文泉,彭明. 2013

[7]植物内源激素与水稻穗粒数的关系研究. 鲁雪林. 2006

[8]苹果树喷布碧护抗冻保花增产试验. 汪景彦. 2010

[9]碧护对苹果首红雪后保果增产和提质的效果. 汪景彦,康士勤,张铁峰,梁军胜. 2012

[10]植物激素与水果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涛,曾明,吴宗萍. 2010

[11]植物内源激素与不同基因型小麦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赵春江,康书江,王纪华,郭晓维,李鸿祥. 2000

[12]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杂种山杨组培苗内源激素的比较. 闫绍鹏,杨瑞华,关录凡,王秋玉. 2010

[13]植物内源激素对小麦生长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 康书江,赵春江. 1999

[14]离子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快速测定肉制品中的酸性橙Ⅱ、酸性橙Ⅲ、酸性橙AGT. 张水锋,林珍珍,陈小珍,张东雷,曹慧,王立世. 2012

[15]唑菌酮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张盈,龙家寰,魏进,高迪,段婷婷. 2022

[16]鸡蛋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研究. 夏魏,李祖光,杨华,吉小凤,汪建妹,钱鸣蓉. 2019

[17]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乙酰甲喹及其代谢物. 刘文静,潘葳,吴建鸿. 2020

[1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甘蔗中多种农药残留. 黄惠明,吴水金,李跃森,李海明,林洪涛,郑开斌. 2017

[19]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茶类中2,4-表芸苔素内酯残留. 诸力,陈红平,柴云峰,马桂岑,郝振霞,王晨,刘新,鲁成银. 2018

[20]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农田回用再生水中的9种雌激素. 李安,张秀彤,王冬,靳欣欣,侯金健,潘立刚.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