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信息和WOFOST模型参数同化的冬小麦单产估算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艳玲

作者: 陈艳玲;顾晓鹤;宫阿都;胡圣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估产;叶面积指数;WOFOST模型;同化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127-1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遥感信息和作物生长模型在作物估产方面的优势互补特性,选取河北省藁城市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多个关键生育时期的生理生化、农田环境、气象等数据,并获取准同步的环境减灾小卫星HJ-CCD影像数据,采用植被指数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基于扩展傅里叶振幅灵敏度检验法(EFAST)对WOFOST作物模型的26个初始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筛选敏感性参数,调整WOFOST模型的核心参数,利用查找表优化算法构建基于WOFOST模型和遥感LAI数据同化的区域尺度冬小麦单产预测模型,并定量预测区域冬小麦单产水平。结果表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是遥感反演LAI的最佳植被指数(开花期建模r~2=0.913,RMSE=0.410,灌浆期建模r~2=0.798,RMSE=0.470),预测能力最强(开花期r~2=0.858,RMSE=0.531,灌浆期r2=0.861,RMSE=0.428);筛选出6个待优化参数,即TSUM1、SLATB1、SLATB2、SPAN、EFFTB3和TMPF4;产量预测精度r~2=0.914,RMSE=253.67kg·hm~(-2),找到了待优化参数的最佳取值,最终完成了单产模拟。

分类号: S512.11`S127

  • 相关文献

[1]基于SWAP模型同化遥感数据的黑龙江南部春玉米产量监测. 王利民,姚保民,刘佳,杨玲波,杨福刚. 2019

[2]遥感数据和作物模型集成方法与应用前景. 李存军,王纪华,王娴,刘峰,黎锐. 2008

[3]基于海面位势高度和海表温度构建西太平洋三维温度场. 范秀梅,樊伟,杨胜龙,周为峰,伍玉梅. 2019

[4]茶树铵态氮的转运与同化研究进展. 向芬,李赛君,刘红艳,包小村. 2015

[5]氮素在植物中的利用综述. 白文钦,胡明瑜,王春萍,蒋晓英,雷开荣,吴红. 2020

[6]不同肥源对萝卜硝酸盐累积分布和同化的影响. 王煌平,张青,翁伯琦,栗方亮,安梦鱼,罗涛. 2016

[7]植物体内硫的运输与同化的研究进展. 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徐秋芳,周国模. 2011

[8]基于EFAST方法的WOFOST作物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陈艳玲,顾晓鹤,宫阿都. 2018

[9]基于WOFOST模型分析不同气候情景对辽宁典型雨养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兆骏,帅艳民,邵聪颖,曲歌,田艳君,吴昊,万华伟,彭秀媛,肖万欣,张书萍. 2021

[10]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王小平. 2011

[11]基于WOFOST模型的东北地区春小麦水分平衡模拟与验证. 张铁楠,许为政,魏湜,顾万荣,贺丹,芦玉双,钱诚,陈琦,李晶. 2015

[12]WOFOST模型在河南省夏玉米主产区的校准与验证. 张素青,张建涛,李继蕊,程永政,李国强. 2014

[13]WOFOST模型对东北春麦区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模拟效果. 张铁楠,许为政,魏湜,顾万荣,贺丹,芦玉双,钱诚,陈琦,李晶. 2015

[14]我国农业气象业务引入作物生长模型的前景. 刘布春,刘文萍,梅旭荣,李玉中. 2006

[15]基于WOFOST模型的柑橘智能种植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程杨,唐谦,马强,刁源,周广文,武峥,游双艳,唐维超,杨会静,罗清平. 2021

[16]WOFOST模型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发育模拟的适应性评价. 伍露,张皓,杨霏云,郭尔静,斯林林,曹凯,程陈. 2025

[17]玉米新品种吉单4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高产因素分析. 岳尧海,王敏,周旭东,张志军,张建新,马英杰,赵万庆,刘文国. 2015

[18]基于光谱特征与PLSR结合的叶面积指数拟合方法的无人机画幅高光谱遥感应用. 高林,杨贵军,李长春,冯海宽,徐波,王磊,董锦绘,付奎. 2017

[19]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法研究. 谭昌伟,黄义德,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4

[20]高产谷子品种高产机制. 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李志光,赵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