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元素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博

作者: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肥料应用;大豆;产量;生长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806-1810

摘要: 利用SPSS软件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探索氮、磷、钾、锌、硼及其互作对大豆品种晋豆37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磷与结荚高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结荚高度最大为18.23 cm),与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硼与有效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氮钾互作与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氮硼互作与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磷钾互作与结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磷硼互作与无效荚数呈显著正相关;钾锌互作与无效荚数呈显著负相关;各元素及其互作对百粒质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最大值分析结果显示,纯氮28.20 kg/hm2、P2O5106.65 kg/hm2、K2O 106.84 kg/hm2、锌肥0%、硼肥0.4%时,产量为2 854.04 kg/hm2,除去肥料成本后效益为9 648.31元/hm2.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磷、硼、锌肥3种肥料对产量存在从大到小的正向效应,氮、钾肥与产量之间表现为抛物线关系.两因子互作效应分析显示,氮磷互作、磷钾互作与产量存在曲面关系.试验环境下,大豆生产应适当调低氮肥,重视磷肥、钾肥和硼肥应用,以达到增产增效.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间种大豆对宿根甘蔗的影响. 覃刘东,杨建波,彭东海,杨丽涛,李杨瑞. 2019

[2]甘蔗/大豆间作及地膜覆盖对大豆生长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韦剑锋,蔡昭艳,韦方志,李纪潮. 2016

[3]2种新型肥料对大豆肥密效应及土壤酶活的影响研究. 元文霞,毕影东,樊超,李炜,刘淼,刘建新,杨光,邸树峰,梁文卫. 2024

[4]不同机械深耕的改土及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效果. 高中超,宋柏权,王翠玲,高文超,张丽丽,孙磊,郝小雨,刘峰. 2018

[5]施肥、密度对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的研究. 魏云山,高聚林,敖雪,丁素荣,张晓荣,李峰. 2014

[6]红蓝光配比对大豆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韩丽,李健春,李英双,孙丽萍,王慧洪,孙万梅,彭再慧,邹锡玲,王邦俊. 2018

[7]不同方式处理对提那罗爪哇大豆生长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张德,龙会英,金杰,薛世明. 2016

[8]种植密度及行距对马铃薯宣薯2号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秦智慧,邓禄军,夏锦慧. 2012

[9]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 2004

[10]浅析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郝国芹. 2017

[11]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夏茶新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燕,杨春,林开勤,刘声传,鄢东海,周玉锋. 2017

[12]氮素施用量对火龙果生长、产量及养分的影响. 唐恒朋,李莉婕,杨珊,李慧,岳延滨,黎瑞君,钱晓刚. 2017

[13]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霞,潘兹亮,鲁鑫,王琴,吕玉虎,刘春增,霍二伟,凌萍. 2010

[14]氮肥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翟文汇,司贤宗,毛家伟,杨立均,徐敏,张翔. 2014

[1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贵州麻疯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清国,刘凡值,龚德勇,王晓敏,张可元,龙英. 2011

[16]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2

[17]免耕栽培对桂西北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永贤. 2012

[18]不同砧木对薄皮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樊学军,洪日新. 2009

[19]草钵育苗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玉东,秦进华,罗德旭,杨红,赵建锋. 2010

[20]不同生育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何井瑞,韩必荣,张明,张洪树,陈雪梅,刘海红,刘红,王伟中,杜小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