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森
作者: 王森;沈昆仑;罗奕秋;颜伟;张瑜;杨娟;王永霞;袁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服务;管理机制;江苏省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管理
ISSN: 1001-8611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33-37
摘要: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推动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中处于关键环节.新时代背景下,种业科技创新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从加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与深度挖掘利用、健全种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条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相关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
分类号: F326%S326
- 相关文献
[1]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发展报告及建设建议. 路明祥,孟未来. 2020
[2]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王国军,卫海滨,杨华,李天菲,林田,龙渡,刘鸿艳,冯芳君,石群芳,牛婷婷,周丽,王飞,陈亮,罗利军,龙萍. 2024
[3]温州大宗中药材种质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利用探讨. 吴建克,陶正明. 2015
[4]山西省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付宝春,李登科,赵旗峰,王永康. 2021
[5]基于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框架下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向华,冉亚明. 2023
[6]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陈振华,杨国航,史振鹏,吴洁,吴琼,左进华,魏建华. 2024
[7]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李解,戴前莉,杨娟,肖富良,袁林颖,翟秀明,侯渝嘉. 2024
[8]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庆,李东平,荣松柏,徐磊,田文楠. 2022
[9]海南野生胡椒种质资源及利用. 郑维全. 1999
[10]抢救种质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王天云,黄亨履. 1999
[11]四川省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邓自圆. 2024
[12]河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保护管理工作思考. 张留声,李晶晶,刘海静,张香粉,时小红,刘桂珍,李会勇. 2023
[13]夏津古桑群保护现状及开发利用. 王照红,陈传杰,郭光,杜建勋,赵东晓,董亚茹,梁明芝. 2014
[14]郏县红牛的种质资源描述及保护利用. 魏成斌,蔺萍,盛卫东,徐照学. 2013
[15]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初探. 林雄,陈琴苓,余亮,何青霞,贝锦龙,陈中健. 2010
[16]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颜伟,杨欣,朱银,狄佳春,徐婷婷,蔡士宾. 2020
[17]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种子活力监测系统的初步设计. 杨欣,颜伟,朱银,许大光. 2014
[18]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智能检索系统的设计研究. 杨欣,颜伟,朱银. 2015
[19]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推进大型仪器共享服务. 程林梅,孙毅. 2006
[20]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误读与正名. 于津,赵竹明,姜青青.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羊环状RNA circ_0008219 SNPs位点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作者:赵华;刘泽林;杨娟;张年;刘静波;陶虎
关键词:circ_0008219;SNPs;山羊;繁殖性能;关联分析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体系为例
作者:王森;周至辅;魏国平;刘岩;顾霏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验模式;亚夫工作站
-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低磷胁迫;转基因小麦;转录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表达基因
-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作者: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吴全;徐泽;钟应富
关键词:针形绿茶;主成分分析;滋味物质贡献度;滋味特性
-
基于高通量芯片的大麦高效KASP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作者:徐婷婷;孟珊;朱小品;邹淑琼;狄佳春;杨欣;朱银;郭春滨;颜伟
关键词:大麦;KASP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品种鉴定
-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薛鑫雨;詹文博;陈新宜;周瑞祥;王永霞;薛瑞丽;李华;汪月霞;李艳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根;保护酶;基因表达调控
-
不同灌草组合与行数比对多花木蓝灌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瑜;杜春林;罗天琼;雷霞
关键词:多花木蓝;黔南多花木蓝;灌丛草地;灌草组合;行数比;牧草;产量;喀斯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