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土壤增效剂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玉玲

作者: 周玉玲;侯朋福;李刚华;王绍华;杨林章;薛利红;丁艳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生物炭;硝化抑制剂;氨挥发;产量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9 年 08 期

页码: 3746-375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硝化抑制剂和生物炭是农田土壤管理常用的土壤增效剂.其中,硝化抑制剂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而生物炭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一种新方式,且具有一定的吸附特性.以减少稻田氨挥发带来的氮素损失及环境污染问题为目的,在原状土柱模拟试验条件下,以单施化肥处理(CN)为对照,研究了生物炭(B)添加、硝化抑制剂(CP)添加及复合添加处理(BCP)对田面水p H、田面水铵态氮浓度、水稻产量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增效剂施用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硝化抑制剂添加有增加水稻产量的趋势.两种土壤增效剂添加均显著增加了稻田氨挥发损失,损失量占施氮量的25%~35%.其中,肥期(施肥后7 d内)氨挥发损失占总损失的86%~91%,是氨挥发损失的主要时期.与CN处理相比,CP处理明显提高了田面水NH_4~+-N浓度和氨挥发损失,基肥期、穗肥期和非肥期增加效应明显,氨挥发增幅分别为138%、48%和78%,全生育期氨挥发总损失量增加59%.生物炭添加对稻田氨挥发损失也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且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基肥期和蘖肥期)的增加效应高于后期(穗肥期和穗肥后),田面水NH_4~+-N浓度和p H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两者配施添加处理显现出了正交互作用,氨挥发损失量大于单施处理,与化肥处理差异显著.结果说明,生物炭添加不能解决硝化抑制剂添加引起的铵态氮浓度升高和氨挥发损失增加的问题,对于硝化抑制剂添加引起的氨挥发损失增加的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华北露地茄田氮肥减施综合方案的增效减排成效分析. 郑益旻,郭李萍,杨荣全,曹飞,牛晓光,刁田田,云安萍,谢立勇. 2019

[2]硝化抑制剂施用对水稻产量与氨挥发的影响. 孙海军,闵炬,施卫明,冯彦房,李卫正. 2015

[3]施用南荻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胡旺,赵杭,周旋,王艺哲,张含丰,张玉平. 2022

[4]含DMPP抑制剂尿素的氨挥发特性及阻控对策研究. 俞巧钢,符建荣. 2009

[5]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张文学,孙刚,何萍,梁国庆,王秀斌,刘光荣,周卫. 2013

[6]交替滴灌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土壤氨挥发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杨乐,曹辉,付媛媛,张莹莹,高阳,刘战东. 2023

[7]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 吴良欢,戴锋,董春华. 2018

[8]含硝化抑制剂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贺奇,殷延勃,王昕,马洪文,武邵湖. 2013

[9]增氧灌溉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朱旭华,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2025

[10]不同水肥措施下华北露地菜地氮淋溶特征. 杨荣全,谢立勇,郑益旻,李明,魏娜,李迎春,巨晓棠,郭李萍. 2021

[11]生物炭与硝化抑制剂联合施用对热带菜地土壤硝化过程及N2O排放的影响. 朱云飞,张琪,黄一伦,冷有锋,陈淼,范长华,李勤奋. 2021

[12]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与生物炭复配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陶甄,李中阳,李松旌,李宝贵,李嗣艺,高峰,刘源. 2022

[13]生物炭配施硝化抑制剂降低稻田土壤NH3和N2O排放的微生物机制. 何莉莉,黄佳佳,王梦洁,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杨生茂. 2023

[14]太湖流域稻田对3种低污染水氮的消纳利用及化肥减量效果. 马资厚,薛利红,潘复燕,徐珊珊,高倩,杨林章. 2016

[15]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水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家宝,邬刚,袁嫚嫚,井玉丹,王文军,张祥明,孙义祥. 2022

[16]麦秸水热炭及其改良产物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韩晨,侯朋福,薛利红,冯彦房,余姗,杨林章. 2021

[17]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丁紫娟,侯俊,马孝卫,王学霞,王磊,王甲辰,邹国元,倪小会,陈延华. 2022

[18]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许云翔,何莉莉,陈金媛,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杨生茂. 2020

[19]秸秆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吴佩聪,张鹏,单颖,邹刚华,丁哲利,朱治强,赵凤亮. 2021

[20]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氨挥发的影响. 李太魁,王小非,郭战玲,张香凝,寇长林,王彦江.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