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诱抗剂对西瓜ZYMV的防治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小苑

作者: 郝小苑;刘卓文;刘枫楠;刘莉铭;吴会杰;古勤生;康保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诱抗剂;西瓜;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防效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60-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索对西瓜病毒病具有防效作用的植物免疫诱抗剂,以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为防治对象,植株的显症率及相对防效为指标,评价了6种不同浓度的哌啶酸(Pip)、N-羟基哌啶酸(NHP)、没食子酸、苯并噻二唑(BTH)、壳寡糖、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及其2种药剂和3种药剂复配后对该病毒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单一药剂喷施后对西瓜ZYMV的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NHP(0.5 mmol·L-1)、Pip(2 mmol·L-1)、壳寡糖(1 g·L-1)、没食子酸(0.5 g·L-1)、BABA(1 mmol·L-1)、BTH(0.1 mmol·L-1);复配药剂试验中,2种药剂复配防效最好的是2-Ⅶ(NHP 0.5 mmol·L-1+Pip 2 mmol·L-1),接种后11 d、无菌水对照植株显症率达到100.00%时,该组合处理的植株显症率为10.00%,相对防效达89.99%,但该复配药剂会影响植株生长;3种药剂复配防效较好的组合是3-Ⅰ(没食子酸0.5 g·L-1+NHP 0.5 mmol·L-1+BABA 1 mmol·L-1)和3-Ⅱ(没食子酸0.5 g·L-1+NHP 0.5 mmol·L-1+Pip 2 mmol·L-1),显症率分别为27.27%、33.33%,相对防效分别为79.49%、68.27%,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其中3-Ⅱ处理的植株显症率增加缓慢,防病效果较其他处理持久,防治效果最优.综上,NHP、Pip和没食子酸3种诱抗剂在预防西瓜病毒病害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S43

  • 相关文献

[1]西瓜叶片防御酶活性变化与病毒病抗性的关系. 赵卫星,康利允,高宁宁,梁慎,常高正,徐小利,李海伦,王慧颖,李晓慧. 2021

[2]携带eGFP的ZYM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侵染性. 刘莉铭,康保珊,彭斌,吴会杰,苏芽冬,古勤生. 2021

[3]诱抗剂对向日葵抗性诱导的研究. 陶波,赵旭,杜磊,云晓鹏. 2022

[4]2种生物诱抗剂对葡萄霜霉病的诱导抗病作用. 王晓琳,吴琴燕,彭燕琼,邬劼,黄洁雪,毛妮妮,吉沐祥. 2021

[5]25%久安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 陆长婴,陆致平. 2005

[6]诺沃霉素对西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黄大野,方伟,万中义,张亚妮,杨丹,郑娇莉,姚经武,王开梅,周荣华,李金萍,曹春霞. 2019

[7]硫酰氟熏蒸剂对保护地西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评价. 姚玉荣,霍建飞,贲海燕,郝永娟,刘春艳,王万立. 2021

[8]42%寡糖·硫磺悬浮剂对西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李相煌,李涛,张曼丽,曾庆朝,梁艳琼,谭施北. 2024

[9]西瓜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南瓜的透射电镜诊断. 宋西娇,陈浙,何步远,李艳敏,王荣洲,吴建祥,洪健. 2015

[10]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甜瓜分离物的基因组及其侵染性克隆. 刘莉铭,彭斌,康保珊,吴会杰,刘茜,古勤生. 2023

[11]长沙地区南瓜的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检测及其分子进化分析. 戴良英,刘勇,张德咏,谭新球,李迅,唐前君. 2017

[12]西瓜抗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中国株系遗传规律的研究. 康东木,许勇,石正强,沈火林,王永健. 2002

[13]侵染节瓜的3种病毒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赵芹,李华平,谢大森,罗少波,彭庆务. 2011

[14]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胡京昂,古勤生,刘丽锋,张穗,彭斌,李莉. 2004

[15]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在广西瓜类作物上的发生情况初报. 蔡健和,刘志明,黄福新,朱桂宁. 2004

[16]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陈远超,朱春晖,刘勇,张德咏. 2016

[17]5种病毒侵染葫芦科作物的症状观察. 彭斌,顾青,古勤生,刘丽锋,李莉. 2004

[18]北方地区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酶联检测和西瓜品种抗病性鉴定. 古勤生,P.Roggero,R.Lenzi,范在丰,李怀方,俞正旺. 2002

[19]广东地区冬瓜感染的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检测及其外壳蛋白基因多样性分析. 赵芹,谢大森,何晓明,李华平,尤毅,罗少波,彭庆务. 2016

[20]外源诱导植物获得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徐建明,朱云林,王伟中,张进成.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