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产毒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产毒抑制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丹丹

作者: 魏丹丹;周露;张初署;刘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不产毒黄曲霉菌;高效液相色谱;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92-9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摘要: 本实验6株菌分离自广东、山东、辽宁和湖北四省的花生土壤中,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黄曲霉菌,HPLC测定其产毒能力,其中GZ-6为产毒菌,GZ-15、WF-5、WF-20、JZ-2和YC-8为不产毒菌。分别以花生和玉米为培养基,将不产毒黄曲霉菌和产毒菌(孢子浓度:104:105或105:105)进行混合培养,测定不产毒菌对产毒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不产毒菌对产毒菌产毒的抑制率随着其孢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强,当孢子浓度比为105:105(不产毒菌:产毒菌)时,5株不产毒菌在玉米培养基上对产毒菌产毒的抑制率为34.55%~75.94%,在花生培养基上对产毒菌产毒的抑制率为38.03%~83.03%,其中WF-5、WF-20和GZ-15这三株不产毒菌对产毒黄曲霉产毒的抑制效果均达到75.00%以上,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候选菌株。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花生产区土壤和荚果中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郭志青,吴菊香,张霞,于静,许曼琳,陈殿绪,张智猛,李新国,于建垒,刘同金,迟玉成,万书波. 2019

[2]花生抗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机制研究进展. 崔梦杰,柴芃沛,郭俊佳,黄冰艳,董文召,韩锁义,张新友. 2021

[3]非脱羧勒克菌wt16对黄曲霉菌生长与产毒的抑制作用. 王同,谢华里,王婷,马向东,李培武,张奇. 2018

[4]花生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进展. 肖达人,王圣玉,瞿桢,张洪玲. 1999

[5]北方根结线虫对花生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影响. 郭志青,沈浦,许曼琳,张霞,于静,李莹,何康,刘峰,宋新颖,韩金涛,迟玉成. 2021

[6]不产毒黄曲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机理研究. 刘俊,张国朋,张智猛,冯东晓. 2018

[7]黄曲霉菌感染花生的不同检测方法的应用. 张慧丽,杨松,苏君伟,于洪波,徐文杰,张丽男,姜忠良,孟宪军. 2013

[8]响应面法优化重组AhPR-1蛋白抑制黄曲霉菌侵染花生的条件. 张慧丽,蒋坤,姜忠良,娄红,于洪波,孟宪军. 2015

[9]牛奶中6种黄曲霉毒素的3种液相色谱法比较. 李红艳,吴雨,尚才人,张水锋,徐腾洋. 2016

[10]多功能柱净化柱后电化学衍生法检测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 陈长法,万书波,鲍蕾,陈欣,吕宁,吴兴海. 2010

[11]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研究. 马良,李培武,张文. 2007

[12]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 尚沁沁,熊平文,梁权,饶正华,王雄,果旗,余东游. 2015

[13]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 王恒玲,喻理,李培武,李敏,张奇,张文. 2014

[14]光化学衍生检测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 冯秋月,刘滢,刘媛媛,杨云霞,王安如. 2015

[15]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B_2. 王恒玲,喻理,李培武,李敏,张奇,张文. 2014

[16]生物防治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进展. 刘付香,李玲,梁炫强. 2010

[17]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孔青,翟翠萍,林洪,单世华. 2011

[18]花生不产毒黄曲霉菌的分子特征和生防作用的研究. 晏立英,康彦平,雷永,万丽云,程珂,廖伯寿. 2015

[19]产植物激素拮抗细菌CX-5-2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连翠飞,李社增,晁春燕,马平,蒋继志,鹿秀云. 2007

[20]七种培养基对黄曲霉分离效果的比较. 张初署,刘阳,邢福国,杨庆利,杨勃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