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天刚
作者: 梁天刚;陈全功;任继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业开发;专家系统;3S技术;国际互联网络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02 年 11 卷 01 期
页码: 71-7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系统地分析、设计了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 ,详细地讨论了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基本内容以及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以 3S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草业开发专家系统 ,可以将多年来草业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 ,以文本、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集中展示在用户面前 ,并可动态更新系统内容 ,对指导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草业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号: S812.5
- 相关文献
[1]分散经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研究. 罗国安,姚政,徐四新,宋科,项建军. 2012
[2]畜禽养殖管理信息系统. 阎波杰,吴文英,潘瑜春. 2011
[3]基于“3S”技术的大庆市盐渍化动态监测及治理措施. 刘艳霞. 2011
[4]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张兴嘉,蔡立群,董博. 2012
[5]基于GIS的秦安县耕地地力评价单元划分. 蔡立群,张兴嘉,董博. 2012
[6]区域滩涂资源开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玲,朱泽生. 2007
[7]基于WebGIS的黑龙江垦区水务管理决策系统建设研究. 武洪峰,朱梅梅,刘艳霞. 2009
[8]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王璐,翟义欣,王菲. 2005
[9]基于生态安全的高寒牧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朱晓丽,李文龙,薛中正,徐丹丹,王浩. 2012
[10]中国草原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陈全功. 2008
[11]基于遥感技术的高寒草地覆盖度变化. 王浩,李文龙,许静,朱晓丽. 2011
[12]“3S”技术在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麻万诸,吕晓男,陈晓佳. 2009
[13]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经济功能区区划研究. 薛中正,李文龙,徐丹丹,王迅,杨占山. 2010
[14]基于3S技术的玛曲县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驱动力. 李文龙,薛中正,郭述茂,徐丹丹,范成勇,张晶. 2010
[15]利用VB建立草地畜牧业管理系统. 卫亚星,陈全功,梁天刚. 2002
[16]基于3S技术的甘南州生态健康与生态承载力耦合. 朱晓丽,李文龙,薛中正,许静,王浩. 2011
[17]基于3S技术的甘南草地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 王浩,李文龙,杜国祯,朱晓丽. 2012
[18]黄土丘Ⅴ区典型小流域坝控区重力侵蚀分析与预测. 高哲,张富,高建恩,赵传燕,张宏奎,戚继阳,白玉琪,李晓雅. 2018
[19]农业产地环境信息智能获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侯春生,段洪洋,夏宁,万忠. 2012
[20]中国各省市数字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甘阳英,夏宁.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急需从中国内地农业转型跨海农业
作者:任继周;焦宏;杨瑞雪;胥刚;赵安
关键词:跨海农业;中国内地农业;世界农业共同体
-
基于深度学习的栽培苜蓿害虫识别模型
作者:张忠雪;冯琦胜;李仲贤;李云昊;王瑞泾;张轩凡;李彦忠;梁天刚
关键词:深度学习;YOLOv5算法;Faster-RCNN算法;苜蓿害虫
-
基于大食物观的草地农业发展趋势及关键科学问题
作者:侯扶江;李岚;宁娇;娄珊宁;李春杰;沈禹颖;南志标;任继周
关键词:草原;栽培草地;种质资源;生物灾害;生产层;界面;系统耦合;草业科学
-
MODIS和VIIRS植被指数产品在估算甘南草地生物量的适用性
作者:张忠雪;冯琦胜;王瑞泾;金哲人;梁天刚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植被指数产品对比;甘南;反演;空间分布
-
基于Sentinel-2数据的青海门源县天然草地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
作者:郭芮;伏帅;侯蒙京;刘洁;苗春丽;孟新月;冯琦胜;贺金生;钱大文;梁天刚
关键词:Sentinel-2;地上生物量;机器学习;天然草地;反演模型
-
基于AlexNet的栽培苜蓿病害识别
作者:李云昊;李仲贤;伏帅;张忠雪;茆士琴;冯琦胜;梁天刚;李彦忠
关键词:苜蓿病害;AlexNet;目标检测;深度学习
-
公刘故里农耕文明溯源及其农业生态适应性变迁
作者:林慧龙;迟佳萌;贾佳;任继周
关键词:庆阳;公刘;农耕文明;草地农业;农业生态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