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瑞茂

作者: 张瑞茂;李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亲和指数;结实指数;粒色指数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1 年 06 期

页码: 11-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甘蓝型低芥酸油菜自交不亲和系 184与黄籽双低常规油菜品系 878- 8- 1、737、32 31、4 0 8等作为基础材料 ,经过 5年 8代的连续定向培育 ,育成了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 ,黄籽率 90 %以上、芥酸 <1%、硫甙 <2 5 .0 μmol/g、含油量在 4 4 %左右 ,且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 SI975 0 0 2、SI975 113、SI975 2 18和 SI975 32 0等甘蓝型油菜黄籽高油分双低自交不亲和系 ,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用于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分类号: S565.403.5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恢复系5862R的选育. 张瑞茂,侯国佐. 2002

[2]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新甘蓝型油菜保持系的应用潜力. 王艳花,姚艳梅,杜德志. 2015

[3]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及其杂交制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张瑞茂,侯国佐,唐胜利. 1993

[4]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 2002

[5]授粉时间及角果长度对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荚粒数的影响. 何丹,徐跃进,万正杰,谭远宝,秦华伟,曹玉江. 2009

[6]甘蓝型黄籽油菜果位分布和农艺措施与粒色相关性的研究. 李敏,张瑞茂. 1999

[7]不同处理对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效果的探讨. 孟平红,吴康云,罗克明. 2003

[8]影响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亲和指数的因素. 曹必好,王远欧,贾占温. 2000

[9]宁夏枸杞自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秦垦,王兵,焦恩宁,李云翔,唐慧锋. 2010

[10]利用十字花科种间杂交创造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研究. 文雁成,鲁丽萍,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赵磊,曹金华. 2014

[11]芥蓝和结球甘蓝分别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后代结实性及Rfo传递效率比较. 于海龙,李志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吕红豪,李占省,方智远,张扬勇. 2018

[12]白菜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及授粉方式的研究. 罗玉秀,杜德志. 2007

[13]氯化钠硼砂溶液克服萝卜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杨红丽,胡靖锋,徐学忠,张丽琴,兰梅,和江明,宋爽,姚文勇,刘家佳. 2018

[14]大白菜花期自交亲和指数测定及不同部位亲和性的变化. 刘晓东,牟金贵,刘学岷,王明秋,王玉海. 2004

[15]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 宋放,王谧,宋淑琦,陈杰. 2016

[16]高温胁迫下油菜籽粒成熟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李超,荐红举,刘列钊,李加纳. 2014

[17]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绵新油19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秦信蓉,高志宏. 2007

[18]甘蓝型油菜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PDAT1)cDNA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谭太龙,冯韬,罗海燕,彭烨,刘睿洋,官春云. 2016

[19]甘蓝型油菜耐低硼能力的差异和筛选. 张自立,孙永玲,郭高,兰金,李江遐,李强生. 2001

[20]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