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效磷和磷形态对磷肥施用次数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玉荣

作者: 沈玉荣;李然;徐明岗;周怀平;刘平;孙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磷的固定;多次施用;动力学方程;Olsen-P水平;磷形态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173-1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磷肥在土壤中易被固定是磷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为研究施肥次数对磷肥有效性的影响,依托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长期施肥试验基地,采集3个不同有效磷(Olsen-P)水平(19.4、24.2、49.7 mg·kg-1)的褐土,将等量的磷肥(磷酸二氢钾)1次与分3次分别添加到不同Olsen-P水平的土壤中,恒温培养90 d,间隔取样11次测定土壤Olsen-P含量,培养结束后测定土壤磷形态,分析施肥次数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固磷率和磷形态的影响,解析不同施肥次数下磷肥有效性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施肥90 d后,磷肥分3次施用的土壤Olsen-P含量比1次施用显著增加,在3个Olsen-P水平增加率依次为21.0%、13.5%和9.4%;而磷肥固定率则显著降低,在3个Olsen-P水平降低率依次为8.0%、6.8%和10.5%。米氏方程能更好地拟合土壤对磷的固定过程,磷肥1次施用的最大固磷率大于分3次施用,但达到最大固磷率50%的时间短于分3次施用。磷肥1次施用下,磷的固定率随Olsen-P水平增加而降低;分3次施用下,在高Olsen-P水平(49.7 mg·kg-1)的土壤上,磷的固定率比低Olsen-P水平(19.4~24.2 mg·kg-1)的土壤显著降低了10.8%~12.4%。与磷肥1次施用相比,磷肥分3次施用的土壤活性态磷含量增加了6.8%~12.1%,土壤稳定态磷含量则降低了8.4%。本研究表明,磷肥分3次施用可显著提升土壤磷的有效性、降低磷肥固定率;土壤Olsen-P水平越高,磷肥被土壤固定的数量和比例越小;磷肥分3次施用能提升土壤Olsen-P含量、降低磷肥固定率、提高活性磷含量。结果对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磷肥高效利用和科学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低温下水稻幼苗抗冷性动力学指标的研究. 李太贵,徐兴,陈衍,王磊,谢芙贤. 1997

[2]水稻开花抗寒性频率的研究. 李太贵. 1999

[3]单轴对称水果输送过程定向机理的试验研究. 王春耀,梁勤安,蒋维栋,刘向东,李彦峰. 2012

[4]基质块苗移栽机双螺旋传动轴设计及模态分析. 付宇超,张文毅,纪要,夏倩倩. 2018

[5]鲜香菇渗透脱水与真空油炸联合干燥动力学分析. 王肖莉,薛淑静,李露,杨德,关健,高虹,程薇. 2015

[6]北京郊区潮土中镁素释放特点及对作物的有效性. 汪洪,褚天铎. 2000

[7]不同碳氮比下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的动力学特征. 李然,徐明岗,孙楠,王晋峰,王斐,李建华. 2023

[8]动力学模型预测药膳型老鸭煲货架期. 谢程炜,诸永志,王道营,刘芳,徐为民. 2014

[9]桑沟湾养殖海域柱状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张小勇,杨茜,孙耀,石晓勇,江双林. 2013

[10]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磷素在剖面的分布与移动. 单艳红,杨林章,沈明星,王建国,陆长婴,吴彤东. 2005

[11]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刘军,臧家业,冉祥滨,赵晨英,刘季花,王小静. 2017

[12]我国几种地带性土壤中磷素形态的研究. 张鹏,谢修鸿,李翠兰,孙元宏,张晋京,高强,王立春. 2019

[13]不同类型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和烟草生长的影响. 吴庚福,黄振瑞,陈迪文,潘晓英,李集勤,马柱文,敖俊华,周文灵,袁清华. 2021

[14]规模猪场沼液沉淀池底泥中磷形态变化特征. 刘威,石金霞,管益东,付强,朱燕云,靳红梅. 2020

[15]花生磷吸收分配及根系形态对不同酸碱度叶面磷肥的响应特征. 沈浦,罗盛,吴正锋,孙秀山,王才斌,于天一,郑永美,孙学武,郑亚萍. 2015

[16]两种沉水植物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各形态磷的影响. 杨文斌,高顺峰,万锐,孙祥,王赢. 2018

[17]臭氧曝气对厌氧处理猪场废水磷素形态的影响. 王风,张月,薛长亮,石亚楠,张克强,张龙江. 2014

[18]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利用研究进展. 魏丹,杨华薇,陈延华,吕春玲,毕睿忻,张馨元,马茂亭. 2022

[19]猪和奶牛粪污厌氧发酵中固相磷形态变化分析. 付广青,靳红梅,叶小梅,陈广银,杜静,常志州. 2014

[20]过磷酸钙用量对猪粪堆肥过程及磷形态变化的影响. 李帆,钱坤,武际,万水霞,蒋光月,朱宏斌.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