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枝孢弱毒菌株基因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汪海军

作者: 汪海军;石延霞;朱辉;李宝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瓜枝孢;高温;弱毒菌株;基因组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33-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经高温筛选到具有弱致病性的瓜枝孢菌株2R、3R。经稳定遗传特性试验表明,菌株2R经15代繁殖后弱致病性仍然得到稳定遗传。采用RAPD和AFLP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了高温诱导产生的瓜枝孢弱毒菌株的变化。结果表明AFLP技术可以有效地揭示弱毒菌株的DNA的变异,瓜枝孢经50℃高温处理后基因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AFLP图谱分为三种:一种是弱毒菌株和野生型菌株的扩增谱带基本相同;另一种是弱毒菌株产生的谱带一部分与野生型菌株相同,同时出现新的扩增片段;第三种情况是弱毒菌株有新的DNA片段产生,但是与野生型菌株相同的大部分主带消失。256个AFLP引物组合在扩增2R/2Q和3R/3Q时(瓜枝孢弱毒菌株2R和3R,野生型菌株2Q和3Q),分别在2910和2216个位点上有DNA片段产生,2R与2Q以及3R与3Q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24.81%和43.68%。

分类号: S432.41

  • 相关文献

[1]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的生理变化及抗病性的产生.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3

[2]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弱毒菌株诱导平菇抗细菌性褐斑病的研究. 石延霞,金丹,孟姗姗,谢学文,陈璐,柴阿丽,李宝聚. 2014

[3]猪气喘病弱毒菌株免疫研究. 金洪效,储静华,毛洪先,常运生,邵国青,樊素琴. 1989

[4]FOC-RA-5诱导后黄瓜叶片内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刘永胜,王永,秦立金,巨灵君,刘燕,云兴福. 2016

[5]高温对棉花生殖过程的影响. 宋桂成,王苗苗,曾斌,陈全战,唐灿明. 2016

[6]垦丰11大豆品种高温胁迫响应研究. 夏天舒,卞景阳,谭贺,许显滨,林阳生,潘博. 2010

[7]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偏高水分稻谷实仓试验报告. 孙广建,曹毅,陈萍,郑理芳,郑子平,刘长生,张慧敏,郑刚. 2007

[8]不同处理打破油桃自然休眠的效果及对芽呼吸的影响. 谭钺,王茂生,吕勐,崔海金. 2014

[9]高温逆境下番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张丽,罗孝明,杨静,袁远国. 2016

[10]高温下芝麻林素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蒙,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艾志录. 2016

[11]贵蚕9号在高温高湿胁迫下的饲养表现. 黄礼平,姜虹,曾晓英,孙运朋,黄桂辉. 2012

[12]高温条件下超级稻对灌水处理的响应及原因分析. 刘云开,陆魁东. 2006

[13]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 龚红兵,周义文,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盛生兰. 2006

[14]湖南省高温的时空分布与水稻生产的利用对策. 宋忠华,刘云开,陈梦琼. 2005

[15]高温对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 吴韶辉,蔡妙珍,石学根. 2010

[16]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084抗逆性研究. 龚红兵,盛生兰,周义文,张继本,胡春明,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王克明. 2005

[17]高温和强光对蛹虫草子实体成分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邵颖,陈尚龙,郑义,陈宏伟,巫永华. 2016

[18]2个柞蚕诱导型HSP70基因的克隆及热应激表达特征. 刘微,李慧君,王勇,孙影,李喜升. 2016

[19]高温对2个中粳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耐热性研究. 罗伯祥,程保山,于江辉,徐卫军,高平中. 2016

[20]高温对大面积应用杂交籼稻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龚红兵,周义文,李闯,胡春明,盛生兰,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