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方法与施氮对土壤水分、硝态氮和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党建友

作者: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张晶;王姣爱;程麦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方法;灌水施氮;土壤水;硝态氮;冬小麦;生长发育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161-11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玉米秸秆还田下小麦的合理灌溉与施肥方法,于田间研究了漫灌(FI)、微喷灌(SI)、滴灌(DI)和灌水施氮模式(N_1,基施纯N 157.5 kg·hm~(-2)+拔节期施纯N 67.5 kg·hm~(-2); N_2,基施纯N 157.5 kg·hm~(-2)+拔节期施纯N 45.0 kg·hm~(-2)+灌浆期施N 22.5 kg·hm~(-2))对土壤水分、硝态氮(NO_3~--N)含量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法和灌水施氮模式共同影响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的变化.其中,灌溉方法对越冬期和返青期0~60 cm、孕穗期和灌浆期0~160 cm、成熟期100~160 cm土层含水量影响相对较小,对越冬期和返青期80~160 cm、成熟期0~80 cm土层含水量影响大;FI对含水量和贮水量影响最大,DI次之,SI最小;SI和DI的灌水施氮模式中灌水量多,则土层含水量高、贮水量多,变化大.NO_3~--N含量受灌溉方法和施氮的影响,施氮对0~20 cm土层影响大,SI生育期NO_3~--N含量变化大,DI越冬期至孕穗期NO_3~--N含量变化小,此后变化大,FI与DI相反;生育前中期灌水量对NO_3~--N含量影响大,后期施氮对NO_3~--N含量影响大;SI和DI的2种灌水施氮模式中冬前灌水量多的NO_3~--N含量变化大.灌溉方法中SI越冬期总茎数和单株分蘖高,成穗率高,成穗数多,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滴灌次之,漫灌最低;SI和DI中N_1生育期总茎数、成穗数多,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产量、WUE和氮素利用效率低于N_2.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微喷灌代替漫灌生育期灌4水,施足基肥,拔节期和灌浆期分次追氮,是山西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衣文平,孙哲,武良,史桂芳,朱国梁,李亚星,谷佳林,徐秋明. 2011

[2]不同灌溉方法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吕国华,康跃虎,台燕,刘布春. 2012

[3]保护耕作制中土壤蓄水量有降水贮存效离的研究. D.L.Tanaka,R.L.Anderson,舒乔生. 1999

[4]不同形态氮素及其配比对脐橙生长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黄国林,陈宏英,王卫红. 2007

[5]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比例配施对文山三七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霍跃文,金航,王馨,李林玉,杨雁,马维思,李复兴,杨斌,李华,易芳,刘莉. 2021

[6]不同氮源处理对4个木薯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金铃,潘晋龙,吴宇垚,韩昊祥,张怀方,陈新,曾长英. 2024

[7]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孙克刚,张琨,杨焕焕,杜君,张运红,和爱玲,郑春风. 2018

[8]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土壤供氮状况相关性研究. 李广信,王超,冯美臣,杨武德,李方舟,冯瑞云. 2017

[9]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孙世友,刘孟朝,王凌,韩宝文,茹淑华,贾良良. 2010

[10]规模化牛场废水灌溉对冬小麦土壤速效氮迁移的影响. 郭海刚,杜会英,张克强,王风. 2012

[11]不同水分、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刘微,赵同科,王丽英. 2006

[12]施用氮肥对太行山前平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茹淑华,耿暖,张国印,王凌,孙世友. 2015

[13]不同氮肥措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无机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孙世友,刘孟朝,张国印,茹淑华,韩宝文,王凌,贾良良. 2011

[14]含腐殖酸尿素在冬小麦上的应用初报. 孙克刚,杜君,杨焕焕,岳艳军,杨占平,和爱铃,张运红,薛广原. 2022

[15]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耿暖,王凌,陈贵今. 2011

[16]氮肥施用量对华北集约化农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 2015

[17]脲甲醛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黄少辉,杨军芳,贾良良,杨云马,杨文方,孙彦铭. 2017

[18]控失尿素对氮素利用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 孙克刚,杜君,和爱玲,杨占平,刘高远,王春兰,岳艳军. 2024

[19]灌溉方法和整枝方式对塑料大棚西红柿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浩霞,王峰,杜建明,郭永忠,王东清. 2013

[20]北方果区抗旱节水灌溉措施. 崔龙.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