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主棉区棉铃病发生关键气象因子及预报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静
作者: 王静;范婧芳;崔栗;潘文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病;气象因子;病铃率;预测方法;河北主棉区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01+107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河北省8月主要气象因子与棉花病铃率的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北主棉区棉花病铃率主要受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的影响,二者与病铃率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34 1和0.723 6;其次为总日照时数,关联系数为0.674 1,第三是≥20℃积温,关联系数为0.669 4。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降水量是影响病铃率的主要因子,且为正效应;得出的回归方程(P=0.004 4,R~2=0.515 41)可试用于河北主棉区棉花病铃率的预测和预报。此外,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8月如果出现连续4 d累计降水量达40 mm或者日均降水量>10 mm,则3~5 d后病铃率出现明显高峰;8月降水量达到100mm以上,则棉铃病发生程度严重。
分类号: S43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株高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初探. 陈冠文. 2008
[2]水库溃坝洪水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隆文非,张新华,黄金池,张霆,刘安康. 2008
[3]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王桂芳,高忠,胡喜连. 2009
[4]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研究进展. 许世卫,李哲敏,李干琼,董晓霞. 2011
[5]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存在问题及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李宏,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周少川. 2014
[6]基于复合模型理论的害虫测报方法研究. 王尚昆,鲍勇,张文将,李红,李旸. 2012
[7]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预测研究. 李彩霞,陈晓飞,韩国松,王铁良,杨国范,汪明霞,郑淑红. 2007
[8]灌溉用水需求预测方法初步研究. 黄修桥,康绍忠,王景雷. 2004
[9]一种基于LSTM的草莓白粉病预测方法. 李扬,腰彩红,兰璞,田涛,孙海波,王建春. 2022
[10]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姚其华,邓银霞. 1992
[11]奶牛305d产奶量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孔令娜,李建斌,赵秀新,李荣岭,仲跻峰. 2016
[12]畜禽杂种优势形成机制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孙研研,倪爱心,杨涵涵,袁经纬,陈继兰. 2025
[13]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4]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15]贵州山地气象因子与柑橘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李金强,李文云,柏自琴,方明忠. 2013
[16]种植方式与气象因子对冬闲田种植黑麦草产草量的影响(英文). 蔡璐,张圆,熊先勤,王柏渊,蔡一鸣. 2014
[17]不同气象因子与黔草1号种子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吴佳海,牟琼,唐成斌,韩永芬,王小利,张建波. 2008
[18]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19]油研7号和油研10号的主要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黄世芹,李超,林茂,周治黔. 2010
[20]岳西校高山区1999年冬猕猴桃冻害调查. 张力田,储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全球苹果相关农药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尚愉涵;崔浩;单文宠;王静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苹果相关农药;VOSviewer分析;Web of Science
-
花生产业"三链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作者:张夏;景丽;上官彩霞;孟瑶;王静
关键词:花生产业;“三链协同”;河南
-
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关键词:Ecopath模型;增殖放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容纳量;南朗水域
-
有机物料还田对甘薯固碳效应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作者:王静;朱猛;赵鹏;朱晓亚;张强强;于永超;刘明;靳容;唐忠厚
关键词:甘薯;有机物料;净初级生产力;土壤呼吸;碳排放效率
-
徐紫薯8号优选栽插密度与氮钾施肥方案研究
作者:刘明;靳容;于永超;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关键词:紫薯;密度;氮钾配比;产量;品质
-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王静;谢鹏远;周菲;佟博通;狄成乾;黄绪堂;马军;王文军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品种选育;龙食葵8号;栽培技术
-
2004-2022年徐州地区气候因子及小麦区域试验品系性状演变分析
作者:刘立伟;刘静;王静;易媛;朱雪成;张娜;张会云;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
关键词:小麦;淮北地区;气候;区域试验;农艺性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