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和枣释放BVOCs组分生长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少宁

作者: 李少宁;李绣宏;柳学强;赵娜;徐晓天;鲁绍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楂;枣;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有益成分;生长季;释放动态

期刊名称: 经济林研究

ISSN: 1003-8981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87-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 12 类 328 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 12 类 301 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 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 类 43 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放有益BVOCs组分的主要季节,两者均在 7 月达到最大值.总之,树种释放BVOCs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山楂叶释放总有益BVOCs最大值超过60%.

分类号: S665.1%S661.5

  • 相关文献

[1]CO_2浓度升高对农作物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唐世荣,李中阳,赵玉杰,邓小芳,郭军康. 2009

[2]牡丹籽油成分、功效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王顺利,任秀霞,薛璟祺,张秀新. 2016

[3]苹果叶释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变化规律. 李绣宏,郑家银,李少宁,鲁绍伟,赵娜,徐晓天,杨新兵. 2023

[4]桃叶释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及变化规律. 李少宁,李绣宏,雷宏娟,赵娜,徐晓天,鲁绍伟. 2023

[5]苹果树的摘心和扭梢. 周润生. 1994

[6]柠条生长季平茬对根系贮藏营养物质的影响. 温学飞. 2020

[7]1961-2014年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王秀兰,王秀芬,刘洋. 2020

[8]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磷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朱平,任军,梁成华,彭畅,高红军. 2004

[9]基于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的水稻生长季长度空间建模. 胡文君,叶立明. 2016

[10]1961-2010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王秀芬,尤飞. 2017

[11]生长季平茬对梁地柠条林间植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浩霞,温学飞,田英. 2022

[12]不同时期干旱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王子欣,胡国铮,水宏伟,葛怡情,韩玲,高清竹,干珠扎布,旦久罗布. 2021

[13]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朱平,任军,彭畅,梁成华. 2004

[14]亚热带地区水稻田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 白昕欣,黄萧霖,秦孟晟,张岳芳,陈留根,郭智,郝璐. 2017

[15]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小气候特征. 李芳红,张晓煜,冯蕊,陈仁伟,张亚红,卫建国. 2022

[16]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霍治国,李茂松,王丽,温泉沛,肖晶晶,黄大鹏,王春艳. 2012

[17]藏北高原典型植被样区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宋春桥,游松财,柯灵红,刘高焕,钟新科. 2012

[18]长期培肥黑土脱氢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梁成华,朱平,任军. 2005

[19]黑土有机氮组分在甜菜生长季矿化特征的研究. 胡晓航,陈立新,周建朝,王秋红,王孝纯. 2014

[20]呼伦贝尔地区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土壤CO_2排放特征. 张盼弟,王旭,陈宝瑞,辛晓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