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品种间、混种植栽培的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振声
作者: 史振声;张喜华;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混种;间种;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4 期
页码: 111-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对玉米不同单交种混种、间种栽培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做了探讨。论述了新型的群体结构、生物多样性及当代杂种优势等理论基础,研究了品种的遗传背景、农艺性状、形态学特性、生理生态差异和抗逆性等栽培技术方面的技术问题。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两个玉米品种混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耿斌,王屾,谭福忠,韩翠波,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王辉. 2009
[2]两个玉米品种混种增产潜力研究. 周玉乾,寇思荣. 2011
[3]经济作物产体栽培模式设计及效益分析研究. 康庆华,孙庆德. 2001
[4]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
[5]玉米间种草木犀技术. 于海林,范瑞兰,吴尔奇,马正耕,王宁. 1988
[6]玉米新品种吉单50产量构成指标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臧薪宇,任禾,李强,高红军,彭畅,朱平. 2012
[7]玉米群体结构对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的反应. 李海燕,史振声,李凤海,吴玉群,杨翠翠,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朱敏. 2013
[8]栽培方式对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齐华,梁熠,赵明,王敬亚,吴亚男,刘明. 2010
[9]基于SNP芯片揭示中国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赵久然,李春辉,宋伟,王元东,张如养,王继东,王凤格,田红丽,王蕊. 2018
[10]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王明泉. 2014
[11]基于40个核心SSR标记揭示的820份中国玉米重要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 刘志斋,吴迅,刘海利,李永祥,李清超,王凤格,石云素,宋燕春,宋伟彬,赵久然,赖锦盛,黎裕,王天宇. 2012
[12]北疆麦田非传统套种新玉9号高产群体结构研究. 付斌军,郭斌,赵新俊. 2008
[13]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分析. 甘林,代玉立,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8
[14]密植型玉米“中单909”高产群体结构特征. 刘荣,张卫建,齐华,宋振伟,贾倩. 2013
[15]紧凑型玉新杂交种群体结构特点和变化动态. 王庆成,刘开昌. 1998
[16]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郭江,郭新宇,郭程瑾,张凤路,赵春江,肖凯. 2008
[17]中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杂种优势候选位点的鉴定. 周玲,梁帅强,吕远大,张体付,戴惠学. 2017
[18]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豆丹丹,孙建军,郭玉玺,王德新,郭新海,丁超明. 2023
[19]玉米二态性InDel位点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开发. 周玲,梁帅强,林峰,吕远大. 2016
[20]淮北地区小麦玉玉产量15000kg/ha栽培体系研究报告. 汪芝寿,曹承富.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东地方梨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综合评价
作者:焦慧君;董冉;董肖昌;冉昆;王宏伟;关秋竹;魏树伟
关键词:梨;山东省;种质资源;果实性状;香气
-
新玉梨在山东费县的引种表现与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宋清芳;王宏伟;董冉;焦慧君;魏树伟;冉昆
关键词:新玉梨;费县;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51个山东山楂地方品种果实糖酸组分与含量分析
作者:王小阳;魏树伟;安梅荣;梁光普;冉昆;王宏伟
关键词:山楂;地方品种;果实;高效液相色谱;可溶性糖;有机酸
-
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王晓龙;钟鹏;杨曌;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高海娟;王宏伟;王建丽;李伟;王若丁;孙蕊;李莉;张杨
关键词:油莎豆;无菌苗;茎尖分化;快速繁殖;生根
-
基于代谢组学比较分析5个栽培种梨叶片代谢物的差异
作者:焦慧君;冉昆;董冉;董肖昌;关秋竹;王宏伟;魏树伟
关键词:梨;叶片;次生代谢物质
-
油莎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龙;钟鹏;杨曌;来永才;王宏伟;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高海娟;王建丽
关键词:油莎豆;应用价值;组织培养;存在问题
-
拖拉机作业工况参数检测系统研究
作者:王宏伟;温昌凯;刘孟楠;孟志军;刘智勇;罗长海
关键词:拖拉机;作业工况参数;检测系统;Lab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