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幼穗、茎、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维忠
作者: 陆维忠;佘建明;吴鹤鸣;周邗扬;葛美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幼穗;茎;节;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8 年 01 期
页码: 14-18
摘要: 普通小麦品种( Triticum aestzwm L.)的幼穗、茎和节组织,在附加 2,4-D和 KT的 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转入附加 KT、 IAA和 LH的 MS培养基上可获得再生植株。不同体细胞组织在同一培养基和相同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绿苗及绿芽点的能力不同。节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而幼德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则最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高粱幼穗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谭化,王中伟,周紫阳,刘艳芝,姜昱,董英山. 2008
[2]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下胚轴组织培养的器官形成. 黄记生,莫荣达. 1981
[3]苦瓜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 陈新,岳春芳,陈放. 2006
[4]皇竹草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徐利远,岳春芳,尹春蓉. 2001
[5]不同棉花愈伤组织状态与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关系. 李官德,肖娟丽,罗晓丽,张安红,吴家和. 2006
[6]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叶鞘与茎培养形成植株. 张建军,张智奇. 1988
[7]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倪万潮. 2007
[8]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许亚楠,师蔚群. 2005
[9]野牛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李瑞芬,孙振元,魏建华,王宏芝. 2004
[10]燕麦新品种燕科一号组织培养特性及再生体系研究. 贾利敏,贾利欣,付晓峰. 2006
[11]燕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利敏,傅晓峰,孙国琴,孙瑞芬,斯钦巴特尔,刘力平,刘俊清. 2006
[12]辐射处理在玉米幼穗培养中的作用. 黄忠祥,郑乐娅,吴家道. 1990
[13]冰草属牧草幼穗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徐春波,王勇,米福贵,赵海霞. 2021
[14]利用水稻幼穗建立适合叶绿体转化的高频再生体系. 王云鹏,韦正乙,张玉英,邢少辰,马景勇. 2014
[15]谷子初级三体无性系的建立. 毛丽萍,高俊华,王润奇. 1999
[16]晋谷21号幼穗组培研究. 王节之,张海风,郑向阳,王潞英,靳鲲鹏. 1998
[17]常用激素对谷子幼穗组培的影响. 王节之,张海风,郑向阳,王潞英. 1998
[18]专用高产早籼稻中选18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严学强,阮柳青,朱旭东,孔繁林. 2004
[19]长穗偃麦草幼穗离体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周妍彤,张琳,郭强,田小霞,孟林,崔国文. 2018
[20]菘蓝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亮,叶嘉,邢浩春,王玉文,焦云红,胡亚新,黄丛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白掌组培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青;朱世东;张克永;梁丽建;佘建明;叶晓青
关键词:白掌;组培技术;激素;研究进展
-
~(60)Co-γ射线辐照对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成苗的影响
作者:叶晓青;佘建明;贾新平;梁丽建;刘晓青
关键词:蕨类植物;绿色球状体;成苗;60Co-γ射线辐照;SSR分子标记
-
不同激素对双瓣茉莉不定芽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聪聪;叶晓青;佘建明
关键词:双瓣茉莉;带芽茎段;腋芽;组织培养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海滨雀稗转录组学研究
作者:贾新平;叶晓青;梁丽建;邓衍明;孙晓波;佘建明
关键词:海滨雀稗;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基因注释;SSR
-
黑粒小麦宁0726种皮颜色的遗传分析
作者:杨学明;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丹;姚国才;马鸿翔;陆维忠
关键词:黑粒小麦;种皮;色泽;遗传
-
狼尾蕨体细胞耐盐突变体NY-7的耐盐性研究
作者:梁丽建;叶晓青;贾新平;孙晓波;佘建明;汤日圣;邓衍明
关键词:狼尾蕨;体细胞突变体;耐盐性;综合评价
-
狼尾蕨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筛选技术
作者:叶晓青;佘建明;贾新平;梁丽建;尤仙
关键词:狼尾蕨;叶片;不定芽;体细胞突变体;耐盐;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