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豆2号(蒙91-413)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磊
作者: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
作者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合豆2号;选育报告;特征特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3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61-6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合豆 2号是以皖豆 16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株为母本 ,与豫豆 10号有性杂交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 2a国家黄淮区试平均单产 2 75 8.84kg/hm2 ,比对照品种中豆 2 0增产 7.2 4% ;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2 70 4.8kg/hm2 ,比对照中豆 2 0增产 9.76%。该品种蛋白质含量 42 .2 4% ,脂肪含量 2 0 .78% ,生育期 10 5d ,抗病、抗倒伏 ,抗旱耐涝 ,适于在黄淮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高油大豆新品种九农选育报告. 程延喜,付艳华,彭宝,王雪飞,项淑华,王大秋,牛建光,高敏,李楠,徐大明. 2005
[2]优质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吉育25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张云峰,王明亮,范旭红,孙星邈,孟凡凡,蒋洪蔚,王曙明,郑宇宏. 2019
[3]大豆新品种吉育71的选育报告. 刘玉芝,廖林,杨振宇,刘佳. 2004
[4]高产、抗病、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57的选育报告. 富健,孟凡钢,李莉,王明辉,孟庆良. 2004
[5]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5的选育. 孟凡凡,孙星邈,张云峰,范旭红,郑宇宏,王明亮,陈亮,王曙明. 2015
[6]国审大豆新品种吉育86选育报告. 刘宝泉,闫昊,王博. 2011
[7]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9号选育报告.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纪锋,杨春明,胡金海,王英男,许明,高淑琴. 2007
[8]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407选育报告. 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跃强,王曙明. 2014
[9]大豆新品种吉育201选育报告. 颜秀娟,李明姝,李秀莲,李楠*,孙星邈,张守娟,李敏,张淑艳,马凤利,魏代霞. 2012
[10]大豆新品种吉育53的选育报告. 王跃强,王曙明,刘平会,蒋文敏. 2002
[11]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范旭红,王跃强,张云峰,郑宇红,孟凡凡,孙星藐,王明亮,王曙明. 2012
[12]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盛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孟凡凡,王明亮,孙星邈,郑宇宏,范旭红,张云峰,段连合,王曙明. 2018
[13]优质大豆新品种吉育66号选育报告. 王洋,杨光宇,马晓萍,纪锋,胡金海,许明,王英男. 2007
[14]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浩,衣志刚,刘佳,厉志,陈亮,刘念析,董志敏. 2023
[15]大豆新品种吉育502选育报告. 尚东辉,闫昊,王博,刘宝泉. 2011
[16]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新大豆12的选育. 李有忠,谢宗铭,刘丽君,董永梅. 2013
[17]大豆新品种吉育381选育报告. 李明姝,姚丽颖,邱强. 2019
[18]大豆新品种吉育7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李楠,李明姝,秦胜华,赵久安. 2006
[19]鲜食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09
[20]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辽豆11号. 王德生.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作者:郭成;洪流;周天旺;王春明;张磊;张小杰;董孔军;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黑穗病;抗性;发病条件
-
不同预处理对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作者:张磊;张钟元;刘天星;吴海虹;李建林;冯蕾;牛丽影;李大婧
关键词:荠菜;挥发性风味物质;二甲基二硫醚;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二甲基三硫醚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地平整与地力培肥的农机作业
作者:王腾;郭佰涛;张磊;张哲;李鑫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施肥;操作;维护;调整;注意事项
-
猴痘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及传播途径研究综述
作者:陈召亮;张磊;李林芝;赵宗正;宋思慧;李秀博;刘聚祥;郭振东
关键词:猴痘病毒;动物模型;传播途径;感染致病
-
大车前苷抑制猪肺炎支原体诱导的炎性反应的作用初探
作者:王吉英;向书涵;李志强;李炻漾;张磊;谢青云;熊祺琰;邵国青;冯志新;于岩飞
关键词:大车前苷(PMS);猪肺炎支原体(Mhp);肺炎;核因子-κB
-
紫云英生物固氮对土壤肥力及根瘤菌的响应特征
作者:张磊;杜锦涛;范倩玉;李顺;高嵩涓;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肥力;根瘤菌;互作效应;生物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