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药环烯醚萜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路昊

作者: 王路昊;路岳衡;耿贵工;许小宁;乔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ISSN: 1006-9690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10 期

页码: 65-7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是许多中藏药的主要药用成分.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许多药理活性,如抗炎镇痛作用、保护心血管作用、保肝作用等.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对中藏药中环烯醚萜类生物合成途径及萜类前体、环烯醚萜骨架合成相关的关键酶(HMGR、DXS、DXR、HDR、IDI、GPPS、GES、G10H、10-HGO、IS)与编码基因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基因功能,调控活性成分积累,提高药材品质,对中藏药中环烯醚萜类成分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利用宏基因组文库筛选草甘膦不敏感的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synthase基因. 陆伟,梁爱敏,孟秀萍,顿宝庆,金丹,穆文超,林敏. 2006

[2]芥子酶的研究概况. 李定琴,张家明. 2007

[3]氮循环过程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林伟,李玉中,李昱佳,周晚来,张冬冬,戚智勇. 2020

[4]激光诱变小麦后代材料籽粒贮藏蛋白编码基因变异的研究. 郭北海,王子宁,孙风瑞,李洪杰,方仁. 1993

[5]断奶仔猪免疫应激相关miRNA的鉴定及其表达研究. 王宁,张宏福,黄春晓,吕新慧,戴汉川. 2012

[6]IGF-II生理功能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研究. 王桂武,杨福合. 2007

[7]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制备FMDV聚蛋白编码基因重组腺病毒. 张兴旺,王勤,柳纪省,殷相平,李志勇. 2006

[8]短柄草种子贮藏蛋白分析及其编码基因克隆. 韩晓峰,王轲,李宏宇,叶兴国,晏月明. 2009

[9]新暗色柱节孢H1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 赵晓珍,齐勇,王红林,马玉华,郑乾明. 2023

[10]普通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与功能标记的开发. 王林海,何中虎,夏先春. 2009

[11]海洋细菌来源低温褐藻胶裂解酶的分泌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张文彬,白露,刘彬,王朋梅,莫照兰,李杰. 2021

[12]小麦抗菌蛋白编码基因BS108的克隆及其转基因抗病小麦的创制. 李钊,周淼平,张增艳,庄洪涛,徐惠君,杜丽璞,叶兴国. 2010

[13]大豆β亚基低含量遗传机理研究. 王俊,王林林,邱丽娟. 2008

[14]植物萜类化合物的天然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合酶. 张长波,孙红霞,巩中军,祝增荣. 2007

[15]植物内源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蒋科技,皮妍,侯嵘,唐克轩. 2010

[16]虾青素高产突变株的选育.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1999

[17]环二肽合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张京星,姚婷婷,刘晶,李花月,李文利. 2019

[18]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宫硖,薛静,张晓东. 2011

[19]藜芦中甾体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王丹,于志晶,蔡勤安,李虎林,马瑞. 2022

[20]木质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研究进展. 李波,倪志勇,王娟,吕萌,范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