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膜下滴灌机采棉氮肥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茜

作者: 兰茜;朱倩倩;高瑞;谢香文;洪明

作者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氮肥;膜下滴灌;机采棉;氮素效应;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191-1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机采棉种植已成为新疆棉花的主要栽培模式,由于种植密度与滴灌制度的改变,急需对氮素的效应进行研究,以期科学合理指导机采棉的氮肥施用。采用大田试验,在养分投入比例(N∶P2O5∶K2O=1∶0.38∶0.3)一致的条件下,设置不同氮肥用量(0、180、220、270、315 kg/hm~2),研究氮素对北疆膜下滴灌机采棉植株养分吸收利用、肥料利用率、棉田土壤养分变化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机采模式下,棉花的单株结铃数和籽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氮肥显著提高单株铃数继而提升籽棉的产量,但施氮对棉花衣分无显著影响;地上部干物质量、植株养分吸收量与施氮量呈正比;百公斤籽棉需氮5.10 kg,磷1.37 kg,钾4.90 kg;籽棉氮、磷素积累量高于秸秆,钾素则表现为相反。机采棉滴施氮肥对表层(0~20 cm)土壤的养分含量影响最大。施氮270 kg/hm~2时棉花的收获指数、肥料利用率最优,且养分能达到收支平衡。综合考虑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棉田养分收支平衡等指标,建议北疆膜下滴灌机采棉优化氮肥用量为270 kg/hm~2。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制度对机采棉水分运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姚名泽,成自勇,王峰,周继莹. 2013

[2]膜下滴灌水氮空间调控对机采棉群体塑造及产量的影响. 蒲胜海,王则玉,丁峰,牛新湘,金秀勤,马红红,马兴旺,李磐,彭银双,刘小利,涂永峰,赵冬梅,李小伟,李韵同. 2022

[3]机采模式下氮肥不同基追比对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强,娄善伟,姜婷婷,吕戈. 2018

[4]膜下滴灌玉米叶片氮素积累及氮代谢酶活性. 于寒,孙杨,王丹,郭占全,谷岩. 2018

[5]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膜下滴灌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罗双龙,马忠明,薛亮,连彩云,唐文雪,王智琦,杜少平. 2021

[6]优化氮肥管理对膜下滴灌海岛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炎,侯秀玲,王晓静,李磐. 2006

[7]氮肥施用量对膜下滴灌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云舒,王治国,付彦博,孟阿静,冯国郡,胡相伟. 2017

[8]不同生育时期施氮量调控对机采棉花冠层特性影响. 陈宝燕,马红红,牛新湘,马兴旺,杨涛,朱靖蓉. 2017

[9]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棉花适宜机采性状的调控效果. 马兴旺,杨涛,牛新湘,龚双凤,索俊宇,陈宝燕. 2016

[10]内蒙古西部荒漠区膜下滴灌灌水定额对机采棉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勇,王峰,孙景生,张俊鹏,孙池涛,张昊,龚雪文. 2015

[11]新疆早熟机采棉膜下滴灌等行距密植栽培技术简. 韩焕勇,王方永,余渝,林海,陈兵,李保成. 2016

[12]灌溉制度对机采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峰,孙景生,刘祖贵,宁慧峰,强小嫚,申孝军. 2014

[13]蔬菜废弃物沤肥在油菜上应用的产量、品质及氮素效应. 刘安辉,李吉进,孙钦平,邹国元,诸葛玉平,罗一鸣,张颖清,李传章. 2011

[14]分层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效应的影响研究. 夏光利,毕军,史桂芳,朱国梁,牟小翎,董浩,谭德水. 2016

[15]氮肥与缩节胺对机采棉生长发育及氮素分布的影响. 彭增莹,张巨松,卡地力亚·阿不都克力木,贺宏伟,刘群,郭仁松. 2023

[16]机采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健伟,肖绍伟,夏冬,崔建平,张巨松. 2017

[17]喀什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蒋从军,王为然,林涛,沙红,刘志清,王亮,郑子漂. 2020

[18]种植密度对南疆机采棉群体农艺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张娜,张娜,冯璐,马云珍,李玲,范正义,李小飞,杨北方,万素梅,李亚兵,徐文修. 2021

[19]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玲,李玲,董合林,马云珍,李鹏程,李春梅,张娜,万素梅,徐文修. 2020

[20]缩节胺对黄河流域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化控技术研究. 刘丽英,戴茂华,吴振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