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肥种类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永强

作者: 张永强;徐其江;陈传信;马芯;张虎梅;聂石辉;雷钧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基肥种类;施肥方式;叶绿素;产量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05 期

页码: 1075-10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及施肥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冬小麦基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方法]2019~2020 年度,在大田条件下,以新冬 60 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 2 种施肥方式:种肥分离(S1)、种肥同播(S2)和2 种基肥种类:磷酸二铵(F1)、美可辛(F2)共计 4 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叶片SPAD值、LAI、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美可辛种肥分离处理(F2S1)相较于其它处理,冬小麦株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有效穗数和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均表现较好;与磷酸二铵种肥同播(F1S2)相比,美可辛种肥同播(F2S2)下冬小麦的株高表现为降低、茎粗表现为增加、穗长表现为增长,且有效穗数、籽粒产量、生物量均表现较高.[结论]美可辛采用种肥同播方式有利于促进冬小麦增产.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基于Dualex氮平衡指数测量仪的作物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李振海,王纪华,贺鹏,张勇峰,刘海英,常红,徐新刚. 2015

[2]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姬虎太,黄玉玲,吕雪梅,张建华. 2002

[3]FACE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适应. 韩雪,林而达,郝兴宇,马占云,王贺然. 2009

[4]条锈病影响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计. 江道辉,李章成,周清波,李森,刘佳. 2007

[5]活性制剂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星海,白文波,宋吉青. 2011

[6]区域尺度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预测和空间变异研究. 郭燕,程永政,黎世民,贺佳,王来刚,刘婷,王利军,郑国清. 2017

[7]光谱技术在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刘宏斌,张云贵,李志宏,张彩月,胡德永. 2004

[8]用于冬小麦组分信息检测的便携式LVF光谱仪研究. 于笑盈,史智兴,赵勇,李真,罗斌,王成. 2015

[9]基于无人机载遥感的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变化及冠层光谱响应. 朱志成,武永峰,马浚诚,冀琳,柳斌辉,靳海亮. 2023

[10]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王姣爱,姬虎太,张定一. 2002

[11]不同氮肥组合和施肥方式对谷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代小冬,常世豪,杨育峰,陈煜,王春义,杨晓平,杨国红,李君霞. 2014

[12]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刘苹,李燕,赵海军,沈玉文,宋效宗,房锋,张柏松. 2017

[13]不同施肥方式对高粱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隋虹杰,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张姼,潘映雪,孙亚琴,陈磊. 2018

[14]不同施肥方式对合玉27干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邱磊,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王庆胜,高雪冬. 2020

[15]不同肥料及其施用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赵明,邹元强,唐拴虎. 2020

[16]合单292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对产量的影响. 邱磊. 2021

[17]一次性施肥方式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严旖旎,石晓旭,刘海翠,单海勇,刘旭杰,张晋,刘建,李赢,杨美英. 2022

[18]不同施肥方式对风沙土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陈玥,何志刚,刘慧颖. 2013

[19]冬水田免耕条件下氮肥管理和移栽密度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 张林,蒋鹏,熊洪,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2017

[20]不同施肥模式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学武,杨开样,茶正早,杨红竹,华元刚,郭澎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