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线克生物种衣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效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明

作者: 袁明;韩冬伟;李馨园;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张笛;石博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大豆胞囊线虫病;菌线克生物种衣剂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19-22

摘要: 大豆种衣剂具有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作用.在重灾区,可有效降低大豆病害程度,减少产量损失.然而,目前研究的化学种衣剂大多对大豆出苗有抑制作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试验所用菌线克系列生物种衣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新型大豆生物种衣剂,它是由从大豆根瘤和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菌株发酵液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生物发酵产物,具有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无毒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0、SN101、SN102均对胞囊线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胞囊线虫有抑制作用.其中,SN101防治效果最好,为74.52%;SN102增产效果最好,增加产量106.29 kg/hm2,增产率5.09%,增加效益393.27元/hm2.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黑河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现状. 项鹏. 2020

[2]浅析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现状. 朱治佳,袁明,韩冬伟,张笛,王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 2022

[3]抗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大豆新品种晋豆31号选育. 马俊奎,任小俊,史宏,王勇,赵晶荣,刘学义. 2007

[4]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李云辉,李肖白,李泽宇,潘红丽. 2008

[5]生物种衣剂SN101的研制及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 周园园,王媛媛,朱晓峰,陈立杰,陈井生,段玉玺. 2014

[6]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李琬,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张必弦,刘明,来永才,王晓辉,刘淼. 2014

[7]河北省大豆根围植物寄生线虫种类鉴定. 曹克强,杨玉文,彭德良. 2004

[8]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措施. 刘冰. 2011

[9]大庆、安达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生理小种鉴定. 杨柳,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吴耀坤,师臣,朱长明. 2015

[10]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研究.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11]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及其SSR标记研究进展. 刘冰,李肖白,马兰,陈井生,于吉东,潘红丽,张俊杰. 2011

[12]抗线虫大豆品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演变的选择作用及育种思路. 高国金,周长军,杜志强,王明泽,田中艳,李志学. 2005

[13]连作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探讨. 孙漫红,刘杏忠. 2000

[14]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2014

[15]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朱英波,史凤玉,李建英,龙茹,武云鹏,乔亚科. 2011

[16]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17]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18]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9]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20]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