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军

作者: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倒伏;生理成熟;茎秆强度;干重;含水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782-17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机械粒收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的倒伏问题,本研究通过多点试验调查夏玉米和春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发生类型和规律,分析影响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玉米生理成熟后,茎折率升高是倒伏增加的主要原因;茎折率随抗折力降低而升高,抗折断力降低至14.3N时,茎折率超过5%;植株重心高度逐渐降低,茎秆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RPS)、第4节间压碎强度(CS)、第5节间弯曲强度(BS)均逐渐降低,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DWUL)和含水率也逐渐降低;茎秆抗折断力与RPS、CS、BS、DWUL和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PS、CS和BS均与DWUL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玉米生理成熟后植株自然衰老导致的茎秆干物质降低和水分含量下降,是茎秆机械强度降低、茎折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适期收获,避免田间站秆时间过长引起倒伏率增加导致的收获产量损失。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2]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2024

[3]大豆耐密植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朱金龙,刘锦宇,朱晓斌,高祎,吴士浩,徐坤,刘大军,夏正俊. 2023

[4]青稞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白羿雄,姚晓华,姚有华,吴昆仑. 2019

[5]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2024

[6]黄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期子粒含水率研究. 李璐璐,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7

[7]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的研究及应用. 叶雨盛,王晓琳,李刚,李洋,李哲,王延波. 2015

[8]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密植高产玉米适宜追氮次数研究. 毛圆圆,薛军,翟娟,张园梦,张国强,明博,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召锋,李少昆. 2022

[9]四个玉米品种抗倒性及持绿性研究初报. 陈文俊,付忠军,黄玉碧,李建生,杨华,郑阳. 2012

[10]种植密度对重庆地区玉米产量及茎秆强度的影响. 李鸿,周茂林,李晔,蒋志成,冯定明. 2021

[11]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崔恒,张久东,宝林,韩杰荣,车宗贤,包兴国,杨蕊菊. 2021

[12]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玉米单子粒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 张垚,陈琛,陈明,刘金,李伟,刘晨旭,陈宝建,张俊稳,陈绍江. 2018

[13]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间杂草·土壤容重和含水率的影响. 杜艳伟,赵晋锋,王高鸿,李颜方,阎晓光,赵根有. 2019

[14]含水率对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接收获的影响. 易克传,朱德文,张新伟,姚智华,刘正. 2016

[15]河北夏播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少昆,王克如,杨利华,董志强,杜树海,魏建伟,张万旭,谢瑞芝,侯鹏,明博. 2019

[16]加气灌溉下红壤土呼吸速率变化及其与土壤水氧的关系. 于珍珍,王宏轩,邹华芬,孙海天,汪汇源,汪春,李海亮. 2022

[17]不同玉米品种子粒硬度差异及与含水率的关系. 郭亚南,薛军,明博,侯俊峰,樊应虎,董朋飞,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李少昆. 2020

[18]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田间脱水特征差异性分析. 李璐璐,明博,高尚,谢瑞芝,王克如,侯鹏,薛军,李少昆. 2023

[19]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魏良明,曹丽茹,叶飞宇,张前进,张新,王振华,庞芸芸,马晨晨,金松灿,鲁晓民. 2023

[20]甘肃省河西灌区玉米籽粒含水率对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 孔融,柴宗文,孙多鑫,徐喜俊,丁德芳,杨文华,王克如,李少昆,赵贵宾.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