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武

作者: 金武;马学艳;彭刚;陈琬雯;闻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地理种群;几何形态;地标;半地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59-16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4个地标点,并在第11~12、12~13、13~14、14~15、15~11、15~16个地标点之间等距设置15个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地标点设置结果进行普氏叠印,并删除超过上四分位的异常值.采用薄板样条曲线法进行缺失值检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形态学变异进行分析.对不同地理群体的普氏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不同群体之间的普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外部形态的主要变异位置是壳顶及螺口上缘.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变异的集中性较差,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不能显著区别区分不同的群体.11个群体大致可以划分为长江流域群体和长江以南群体两大类.不同群体的外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外形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境有关.

分类号: S941.5

  • 相关文献

[1]水稻叶片形态日变化过程可视化模拟研究. 杨红云,孙爱珍,何火娇,艾施荣. 2009

[2]梨形环棱螺3个群体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金武,马学艳,闻海波,邹军,薛婷,何义进. 2017

[3]低浓度铜暴露导致梨形环棱螺氧化胁迫及DNA损伤的研究. 张清顺,熊邦喜,侯建军. 2010

[4]梨形环棱螺与伊乐藻组合的净水效果研究. 马本贺,王海华,金武,黄滨,李燕华,李左宏,王梦杰,李彩刚. 2022

[5]2种壳色梨形环棱螺贝壳7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比较分析. 金武,闻海波,马学艳,何义进,邴旭文. 2019

[6]二价镉对梨形环棱螺毒理效应的研究. 侯建军,张清顺,熊邦喜,邹桂伟. 2009

[7]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效果. 陈静,宋光同,汪翔,佘磊,武松,吴明林,丁凤琴. 2012

[8]马氏珠母贝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性状和贝壳珍珠质颜色比较分析. 顾志峰,王嫣,石耀华,方建光,王清印,毛玉泽,王爱民. 2009

[9]绿色豌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武德功,杜军利,贺春贵,刘长仲. 2015

[10]西北不同地理种群红色型豌豆蚜的遗传多样性. 金娟,王森山,贺春贵. 2013

[11]不同地理种群银杏大蚕蛾COI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杨宝山,候庆君,王欢,李喜升,姜德富,刘彦群,秦利. 2009

[12]柞蚕饰腹寄蝇不同地理种群的杀虫剂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分析. 贾萍,董绪国,李京生,姜义仁,魏金波,石生林,秦利. 2011

[13]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3种次级共生菌检测与系统发育分析. 罗晨,胡祖庆,于永昂,杨杰,张改生,赵惠燕. 2015

[14]内生真菌对不同地理种群中华羊茅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凯,王伟林,王豪邦,裴天悦,董鑫,蔺伟虎,田沛. 2020

[15]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对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胡红岩,胡红岩,任相亮,马小艳,姜伟丽,马亚杰,王丹,马艳. 2018

[16]不同地理种群美洲斑潜蝇及近缘种的rDNA-ITS1序列分析和比较. 杜予州,何娅婷,陆亚娟,陆自强. 2007

[17]陕西省异色瓢虫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 张小飞,徐玲玲,刘津,白明皓,王振营. 2018

[18]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8

[19]新疆地区亚洲玉米螟中Wolbachia共生菌的检测和鉴定. 李菁,汪洋洲,张小飞,刘津,白明皓,王振营. 2018

[20]不同地方种群黄鳝暴露在亚硝酸钠环境中对其免疫、抗氧化和肌肉生长能力的影响. 陈强,吕巍巍,焦阳,黄银盈,袁泉,黄伟伟,孙小琳,周文宗,赵云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