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化学防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卫武霄
作者: 卫武霄;潘滨;赵玉红;王娇娟;曹彩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棉铃虫;化学防治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167+170
摘要: 棉铃虫是造成棉花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使用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2代百株累计卵量在400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时间应在300粒左右,随后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时应进行第2次防治;3代百株累计85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应在50~70粒开始,第2次应在百株幼虫45头时进行。
分类号: S435.622
- 相关文献
[1]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 王冬梅,李建平,孟庆玉. 2010
[2]转基因抗虫棉田释放赤眼蜂增强生物控害功能的研究. 万方浩,任承才,韩召军. 2007
[3]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束春娥,柏立新,唐灿明,张天真. 2001
[4]转基因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的不完全生命表. 何华,万方浩,张桂芬,韩召军. 2009
[5]新疆棉区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 刘东辉,汪飞,宋荣,孙世龙,李祥晔. 2003
[6]Bt杀虫蛋白对不同品系棉铃虫和中红侧沟茧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小侠,张青文,蔡青年,李建成,董杰. 2004
[7]单、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适合度及其抗药性的影响. 张洋,张帅,崔金杰. 2011
[8]利用卡那霉素间接鉴定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 曾华兰,李琼芳,谭永久,何洪华,廖维平. 2003
[9]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的时空动态. 范贤林,董丰收,郭三堆. 2002
[10]转基因抗虫棉承受棉铃虫风险压力研究初报. 束春娥,孙以文,孙洪武. 2000
[11]转基因棉花抗虫育种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傅振华. 2000
[12]六种杀虫剂对棉铃虫的毒力效果比较. 杨现明,陆宴辉,梁革梅. 2018
[1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 潘贞德,戴晓曦,夏敬源,虞皓. 2006
[14]棉铃虫抗药性监测及其化学防治. 朱九生,乔雄梧,秦曙,王静,张林水,牛全忠. 2001
[15]盐城棉区抗虫棉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 李红阳,李慈厚,周加春,李洪山,张俊喜. 2007
[16]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学,张宝红. 2000
[17]典型相关分析在抗虫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8]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谢德意. 2001
[19]长江下游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 陈建平,张萼,蔡立旺,王海洋,施庆华,潘群斌,王为,潘宗瑾. 2010
[20]转基因抗虫棉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冷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表达蛋白及BnGST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马骊;白静;赵玉红;孙柏林;侯献飞;方彦;王旺田;蒲媛媛;刘丽君;徐佳;陶肖蕾;孙万仓;武军艳
关键词:甘蓝型冬油菜;冷胁迫;蛋白质谱;GST基因家族;表达模式
-
白菜型冬油菜锌指蛋白基因BrZFP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作者:徐佳;赵玉红;侯献飞;陶肖蕾;孙柏林;曾瑞;朱明川;孙万仓;武军艳;刘丽君;李学才;马骊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锌指蛋白(ZFP);克隆;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
30%噻虫嗪包衣对玉米种子的安全性及矮花叶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杨印斌;张战备;王娇娟;王艳萍
关键词:30%噻虫嗪;玉米种子;出苗数;保苗率;矮花叶病;产量
-
棉花铃叶比与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关系
作者:张慧杰;张战备;段国琪;张一白;张国强;王娇娟;李永山
关键词: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库源比失调;早衰
-
晋南玉米害虫——一种根土蝽种名的订正及其发生
作者:段国琪;张战备;张国强;张一白;张慧杰;王娇娟
关键词:玉米害虫;根土蝽;种的订正;小眼根土蝽;山西
-
转Bt棉田Q型烟粉虱消长动态及黄板诱杀技术
作者:刘珍;范巧兰;张丽萍;张贵云;魏明峰;赵玉红
关键词:转Bt棉;Q型烟粉虱;消长动态;黄板;使用技术
-
二点委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作者:张战备;段国琪;张一白;张慧杰;王娇娟;王丹;王艳萍
关键词:二点委夜蛾;生物学;发生规律;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