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兴虎

作者: 吴惠惠;黄训兵;王广君;曹广春;农向群;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内蒙古典型草原;草原蝗虫;群落结构;生态位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17-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定点调查和生物量定量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草地蝗虫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蝗虫群落结构丰富,主要蝗虫有11种,草原蝗虫的时间分布揭示了蝗虫时间生态位的分化,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Zubowsky)],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nnikov)分别构成镶黄旗草原蝗虫早期、中期、晚期优势种;根据蝗虫种群地位,将11种蝗虫划分为优势种、附属种、稀少种,把11种蝗虫按空间地位划分为禾草地类、荒草类、特殊类和全域类4类,优势种蝗虫的种群与空间地位,反映了蝗虫与植被、蝗虫与蝗虫之间关系。优势种蝗虫中短星翅蝗的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说明短星翅蝗对时空"资源"的利用程度最高,共存的蝗虫种类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化,亚洲小车蝗与宽须蚁蝗的生态位重叠最大,说明两者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最高。我们用生态位来体现蝗虫种群地位及对资源的利用,同时也用资源的系统聚类来预测蝗虫的潜在发生与危害。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蝗虫群落结构和蝗虫生态位,将为评价草原蝗虫潜在发生与危害、蝗虫宜生区划分和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S812.6

  • 相关文献

[1]苜蓿套种与单种对昆虫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朱猛蒙,刘艳,张蓉,黄文广. 2013

[2]湖北省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郭坤,杨德国,彭婷,罗静波,何勇凤,柴毅. 2016

[3]农药施用强度对河西地区梨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刘沛林,张大为,周浩辉,王森山,陆宴辉. 2024

[4]砂质潮土施用改良剂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杨静,张贺,李双霜,李桂花,张建峰. 2022

[5]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系统优化研究. 郑阳,徐柱,RandallJones,吉木色,高娃. 2009

[6]氮添加对典型草原常见禾本科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吕林有,姜明昊,赵艳. 2023

[7]5%氟虫腈SC防治草原蝗虫药效试验. 陈景莲,徐利敏. 2007

[8]内蒙古草原虫害防治对策及效益研究. 刘思博,殷国梅,高博,张园园,薛艳林,张英,马崇勇,单艳敏,贾明,丁海君,白春利,孙林,田彦军,高霞. 2017

[9]绿僵菌治蝗对草原昆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丛斌. 2011

[10]亚洲小车蝗在内蒙古草原宜生区划分研究. 赵海龙,涂雄兵,张泽华. 2018

[11]亚洲小车蝗在内蒙古草原宜生区划分研究. 赵海龙,涂雄兵,张泽华. 2018

[12]内蒙古草原牧鸡治蝗效果. 赵海龙,马崇勇,涂雄兵,张泽华. 2019

[13]应用绿僵菌与锐劲特防治蝗虫的效果. 高松,农向群,丛斌,张泽华. 2011

[14]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防治蝗虫的效果分析. 徐超民,王加亭,李霜,马崇勇,单艳敏,季彦华,伟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5]牧鸡对草原蝗虫防控能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林峻,杜桂林,李占武,王广君. 2014

[16]印楝素和阿维·苏云菌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试验.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特木儿,催志玲. 2010

[17]一种蝗虫新天敌——野蝇属寄生蝇(双翅目:麻蝇科). 董辉,高松,苏红田,丛斌,张泽华,张礼生,于文海. 2004

[18]应用绿僵菜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张泽华,张卓然. 2000

[19]应用绿僵菌油剂防治内蒙草原蝗虫的效果. 张泽华,高松,张刚应,王扬,杨宝东,张卓然,郑双悦,王梦龙. 2000

[20]应用绿僵菌及其复合剂防治青海草原蝗虫试验初报. 刘晓建,李卫民,李淑君,张刚应,王扬.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