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春烟田烟蚜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及烟蚜的系统控制——烟蚜系统控制研究之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厥鲁

作者: 李厥鲁;秦焕菊;王立和;石金开;杜进平;王桂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烟蚜;天敌;防治指标;打顶抹杈;系统控制

期刊名称: 中国烟草

ISSN: 1007-5119

年卷期: 1991 年 02 期

页码: 1-9

摘要: 经过四年的田间系统调查研究,明确了烟蚜在春烟田的种群数量消长为两“峰”夹一“谷”的双峰型曲线。双峰型的形成是由于冬麦春烟耕作制度下,与烟蚜有关的天敌等生物因子及气候等非生物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烟蚜天敌是造成第一个蚜高峰蚜量下降的主导因子,常年保护利用烟蚜天敌即能控制前期(从移栽到团棵)蚜害;中期(旺长期)没有一种自然因子或农业措施能够控制蚜量的急剧上升,必须依据防治指标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才能控制蚜害;后期(采收开始后)烟株打顶抹杈是控制烟蚜数量上升的重要因子,天敌数量的相继回升,强化了对蚜量的控制,迫使蚜量在较低水平上波动,一般不会造成蚜害。依据上述分析,针对烟蚜的直接为害,提出了“前期保益不防,中期及时化防,后期灵活综防”的防治策略。根据这一策略,提出的“保护天敌+化学防治+打顶抹杈+保护天敌”系统控制蚜害的基本模式,经试验验证,在烤烟大田生长期只需施用1—2次化学农药,即可控制全期蚜害,较目前习惯治蚜可减少3—2次用药,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防治指标的研究——烟蚜系统控制研究之二. 李厥鲁,秦焕菊,王立和,石金开,杜进平,王桂芬. 1992

[2]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防治指标的研究——烟蚜系统控制研究之二. 李厥鲁,秦焕菊,王立和,石金开,杜进平,王桂芬. 1992

[3]山东烟区烟青虫和烟蚜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 侯茂林 ,万方浩 ,王福莲. 2002

[4]烟蚜及天敌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王志德,钱玉梅,王良友,高正良. 2000

[5]龙井烟田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高崇,崔昌范,高玉亮,张贵峰,任广伟. 2012

[6]黑线仓鼠综合防治的研究. 侯希贤,董维惠,杨玉平,周延林,张鹏利,吕国强. 1992

[7]湘西黑藤精油的杀虫活性(英文). 丁卫东,黄小清,周志成,刘仲华,高必达. 2009

[8]烟蚜天敌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陈相,蒙祥旭,王定福,杨洪,张帆. 2010

[9]烟田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喷雾法研究. 冯超,张成省,王静,孔凡玉,牛柱峰,李世博,周建,李淑英. 2011

[10]BP神经网络在烟蚜发生程度预测中的应用. 任广伟,王秀芳,王新伟,李晓,张建党,梁其涛. 2008

[11]四川凉山烟区烟蚜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王小强,刘虹伶,蒲德强,王勇,刘东阳,卢军,周肆维,李斌,刘杨. 2017

[12]阿维菌素与噻虫胺混配对烟蚜、B型烟粉虱的联合毒力测定. 李伟,任学祥,宋旭明,李慧婵. 2015

[13]烟蚜对不同寄主植物间的选择性分析. 刘金燕,汤朝起,董勇浩,李炜,朱启法,裴洲洋. 2018

[14]四川省凉山烟区烟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评价. 蒲德强,刘东阳,刘虹伶,冯长春,王小强,王勇,卢军,周肆维,李斌,刘杨. 2018

[15]八株蜡蚧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烟蚜致病性的影响. 蔡春霞,李茂业,陈德鑫,潘敬,刘明科,齐禹哲,肖丽娜,任春燕,刁朝强,徐传涛,沈祥祥,邓双跃. 2018

[16]烟蚜茧蜂不同释放次数对烟蚜的控制效果. 李青超,王立达,刘悦,兰英,刘洋,韩业辉,杨莹. 2021

[17]接种蚜虫后不同烟草品种茉莉酸含量变化研究. 孙计平,陈飞,李雪君,孙焕,李旭辉. 2021

[18]豆科植物繁殖烟蚜及扩繁烟蚜茧蜂的潜力. 张洪志,谢应强,孔琳,李萍,向梅,韩兆阳,李玉艳,张礼生. 2019

[19]烟蚜两种寄生蜂成蜂的过冷却点及冰点测定. 张礼生,陈红印,李玉艳,刘遥. 2012

[20]广西4种外来入侵植物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 韦德卫,周兴华,曾涛,王助引.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