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学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佳杰

作者: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动物;枝角类;涟虫类;生态特征;长江口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08 年 43 卷 05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长江口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丰度的季节差异与水团的关系,分析了种类的数量变动,并与东海外海的生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涟虫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平面分布变化与盐度有关。平均丰度夏季最高(0.59ind./m3),春季最低(0.05ind./m3)。本次调查共发现涟虫类4种,分别为三叶针尾涟虫(Diastylis tricincta)、卵圆涟虫(Bodotria ovalis)、亚洲异针尾涟虫(Dimorphostylis asiatica)和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其中,三叶针尾涟虫四季均出现,四季优势度分别为0.04、0.03、0.04和0.06;卵圆涟虫出现在夏、秋和冬季,优势度分别为0.11、0.00和0.07;亚洲异针尾涟虫和细长涟虫仅秋季出现,优势度分别为0.17和0.002。仅在夏季发现两种枝角类,分别为肥胖三角牻(Evadne tergestina)和鸟喙尖头楩(Penilia avirostris)。在长江口,枝角类和涟虫类的分布特征与长江冲淡水都有一定的关系,显示出这两大类浮游动物具有咸淡水分布的特征。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东海浮游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适应性. 徐兆礼,高倩,陈华,陈佳杰,蔡萌. 2007

[2]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学研究. 徐兆礼,王云龙,袁骐. 2006

[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磷虾类数量和分布的季节特征. 陈佳杰,徐兆礼,朱德弟. 2008

[4]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端足类分布特征. 蔡萌,徐兆礼,朱德弟. 2008

[5]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生态特征. 周晓东,徐兆礼. 2009

[6]东海浮游等足类和涟虫类的调查. 徐兆礼,王云龙. 2006

[7]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水体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魏小岚,李纯厚,颉晓勇,戴明,廖秀丽,胡维安,肖雅元,李朋. 2013

[8]东海栉水母(Ctenophora)生态特征. 徐兆礼,张凤英,罗民波. 2006

[9]长江口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徐兆礼,王云龙,白雪梅,陈亚瞿. 1999

[10]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徐兆礼,洪波,朱明远,陈亚瞿. 2003

[11]春夏季苏北浅滩大丰水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田丰歌,徐兆礼. 2011

[12]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张宇,钟俊生,蒋日进,林楠,葛珂珂,陈渊戈. 2011

[13]长江口北支水域浮游动物的研究. 徐兆礼. 2005

[14]长江口拟长脚(虫戎)数量变化和对环境变暖的响应. 周进,徐兆礼,马增岭. 2009

[15]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变动趋势. 徐兆礼. 2005

[16]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分布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徐兆礼,高倩. 2009

[17]长江口九段沙附近水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张锦平,徐兆礼,汪琴,陈亚瞿. 2005

[18]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介形类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陈华,徐兆礼. 2009

[19]长江口海域浮游糠虾类生态特征. 顾孝连,徐兆礼. 2008

[20]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 徐兆礼,沈新强,马胜伟.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