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MeV~7Li离子束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会君

作者: 郭会君;刘录祥;赵世荣;赵葵;赵林姝;王晶;郑企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离子束诱变;MeV;诱变因素;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串列加速器;生物效应;诱变育种;基础研究;突变频率

期刊名称: 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发掘新的诱变因素并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诱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原子能院HI-1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能量为43MeV,LET为60keV/um的~7Li离子束辐照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中优9507和中原9号的风干种子,研究处理后对小麦当代农艺性状、基因组DNA变化和M_2代突变频率的影响,确定~7Li离子束处理的适宜剂量,建立~7Li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方法。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核反应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与机理研究. 刘录祥,赵林姝,王晶,杨俊城,郑企成. 2003

[2]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I、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3]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1

[4]离子束注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于松保,邓国富,秦纲. 2003

[5]微波辐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威豪,谢丽萍,石瑜敏,宋智萍,毛昌祥,周行. 2008

[6]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直立型扁蓿豆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雨桐,石凤翎,伊风艳,韦玮,钱亚斯,王芬. 2021

[7]法国小麦种质及其突变体农艺性状表现. 高国强,李新华,李鹏,孙明柱,张凤云. 2013

[8]加速器氚靶附近14MeV中子注量测量. 赵亚民,陈景坚,肖连庭,刘淑琴. 1983

[9]14MeV中子活化分析同时测定植物中的氮、磷、钾. 邓洪民,安成福,王怀惠,卢风英,唐掌雄,肖家祝. 1982

[10]MeV级~(12)C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刘志芳,唐掌雄,邵俊明. 2005

[11]Wheat; Lumai 14; Germplasm resource; Strategy for improvement. 韩微波,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王成社. 2005

[12]几种新的诱变因素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王彩莲,陈秋方,慎玫,金卫. 2000

[13]N_2激光和氮离子注入对小麦一些性状的影响. 张利华. 1999

[14]几种新的诱变因素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 王彩莲,陈秋方,金卫. 2002

[15]中国农业的植物突变育种与同位素示踪应用(英文). 梁劬. 1993

[16]我国植物诱变育种进展剖析. 王琳清. 1992

[17]我国牧草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韩微波,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刘凤歧,陈积山,尚晨,杜优颖. 2010

[18]小麦诱变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 韩微波,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王成社. 2005

[19]甘肃陇南中梁系列冬小麦品种抗条锈病性分析及利用. 车卓,岳维云,曹世勤,贾秋珍,王万军,宋建荣,黄苗苗,孙振宇,黄瑾,王晓明,张勃. 2020

[20]冬小麦品种轮选987的特征特性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朱光,刘秉华,杨丽,刘宏伟,周阳,孟凡华,王山荭,杨建平,崔淑兰,洪立中.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