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色福鼎白茶中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寒

作者: 严寒;朱荫;穆兵;吕海鹏;KANG Suyoung;张悦;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福鼎白茶;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对映异构体;多元统计分析;手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193-20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手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花色福鼎白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得出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寿眉样品中14种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情况。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芳樟醇、S-Z-橙花叔醇及(2S,5R)-芳樟醇氧化物B在大部分白茶样品中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茶螺烷的4个对映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普遍较低。对映异构体比例(enantiomeric ratio,ER)分析结果表明,S-柠檬烯、(2S,5S)-芳樟醇氧化物A、(2S,5R)-芳樟醇氧化物B、S-芳樟醇、(2R,5R)-茶螺烷A、(2R,5S)-茶螺烷B、R-4-萜品醇、S-α-松油醇、S-香茅醇、S-α-紫罗兰酮、S-Z-橙花叔醇、S-E-橙花叔醇、(1R,2R)-茉莉酸甲酯及(1R,2S)-茉莉酸甲酯是大部分福鼎白茶中相应萜类化合物的主导立体构型,其中芳樟醇、茶螺烷B、4-萜品醇、香茅醇、α-紫罗兰酮、芳樟醇氧化物A及Z-橙花叔醇的ER值与福鼎白茶的采摘嫩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个萜类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在不同花色福鼎白茶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芳樟醇、(2R,5S)-茶螺烷B、S-α-松油醇、R-E-橙花叔醇、R-Z-橙花叔醇、S-柠檬烯及S-E-橙花叔醇在白毫银针样本中含量最高,(2R,5R)-芳樟醇氧化物A及(2S,5R)-茶螺烷B含量与白毫银针样本呈负相关;S-Z-橙花叔醇及(1S,2S)-茉莉酸甲酯在白牡丹样本中含量普遍较高;而R-α-紫罗兰酮在寿眉样本中有较高的含量分布。本研究为后续白茶香气品质形成机理研究、白茶花色等级判别及指纹图谱构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不同茶类中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 邵晨阳,吕海鹏,朱荫,张悦,林智. 2017

[2]基于代谢组学的云南白茶与福鼎白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高健健,陈丹,彭佳堃,吴文亮,蔡良绥,蔡亚威,田军,万云龙,孙威江,黄艳,王哲,林智,戴伟东. 2022

[3]三唑醇及其对映异构体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鹿文红,王继红,张春荣,何红梅,张昌朋,赵华,平立凤. 2014

[4]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性乳制品中植醇对映异构体含量. 陈同强,吴海智,梁锋,向俊,彭程程,陈惠,邱亚锋,荆辉华,邹子爵,彭国泰,李凯龙. 2023

[5]不同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对映异构体. 朱荫,张悦,严寒,吕海鹏,林智. 2021

[6]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四氟醚唑、戊唑醇和己唑醇的研究进展. 杨莎莎,段劲生,王梅,董旭,孙明娜,操海群,高同春. 2017

[7]茶叶和土壤中cis-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手性对映体残留分析. 宁亚婷,王新茹,罗逢健,李建勋,张新忠. 2023

[8]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研究进展. 穆兵,吕海鹏,朱荫,林智. 2018

[9]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张淑怡,马成英,陈维,苗爱清,乔小燕,林冬纯,夏红玲,许靖逸. 2024

[10]绿茶及红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及呈味特性. 李玮轩,邵晨阳,严寒,张悦,吕海鹏,林智,朱荫. 2024

[11]辣椒品种苗期耐涝性评价. 郑佳秋,顾闽峰,祖艳侠,吴永成,梅燚,郭军. 2012

[12]基于表型性状的湖北省萝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邓晓辉,崔磊,甘彩霞,於校青,董俊明,焦春海. 2018

[13]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 张雪茹,冯美臣,李广信,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2017

[14]江苏近海北部海域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间变化. 沃佳,牟秀霞,徐宾铎,薛莹,张崇良,任一平. 2018

[15]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 肖欢欢,张崇良,徐宾铎,薛莹,刘鸿,李增光,任一平. 2017

[16]不同产地珠形绿茶色泽与滋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刘盼盼,郑鹏程,龚自明,冯琳,王雪萍,高士伟,滕靖,叶飞,胡邵德. 2019

[17]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春夏季典型断面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肖欢欢,张崇良,薛莹,徐宾铎,于海庆,任一平. 2017

[18]基于形态学差异探讨秦岭细鳞鲑亚种有效性问题. 蒙彦晓,王桂华,熊冬梅,刘海侠,张建禄,王继隆,王立新,刘小林. 2018

[19]多元统计分析法在大麻资源评价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张效霏,张利国. 2018

[20]新疆地方种亚麻农艺性状多元统计分析. 王莉,冯贝贝,张龑,张正,陈晓露,谢丽琼.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