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植物互作对介体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桂静

作者: 关桂静;赵恒燕;王洪苏;刘金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病毒;寄主植物;刺吸式昆虫;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44-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部分植物病毒需要介体来传播,而昆虫则是其最重要的介体类别。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既复杂又特异,而病毒由于其繁殖迅速、变异快而成为三者协同进化的推动者,以有利于病毒的有效传播。病毒对介体昆虫的影响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间接影响即是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的光合作用、次生代谢、营养成分、信号途径等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介体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生长发育、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最终会影响介体对于病毒的传播。综述了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对刺吸式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防治植物病毒性病害提供依据。

分类号: S43

  • 相关文献

[1]唾液成分在刺吸式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作用. 刘万学,万方浩. 2008

[2]植物病毒操控介体昆虫行为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李尧,厉欣怡,瞿泽,相颖. 2023

[3]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 付兴飞,李贵平,黄家雄,程金焕,吕玉兰,李亚男,胡发广. 2020

[4]食蚜瘿蚊防治蔬菜蚜虫的研究. 程洪坤,赵军华,谢明. 1991

[5]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符伟,徐宝云,吴青君,王少丽,朱国仁,张友军. 2007

[6]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入侵生物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俞晓平,何瑜晨,郦卫弟,赵婵,赵昭,张蓬军. 2017

[7]豌豆蚜在6个不同抗性苜蓿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魏淑花,曹春婧,朱小芳,张蓉,王颖. 2017

[8]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张毅波,张婧,郭建洋,郭建英,刘怀,万方浩. 2016

[9]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严盈,彭露,郭建洋,万方浩. 2012

[10]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树抗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中的应用. 金珊,孙晓玲,陈宗懋,肖斌,高宇,边磊,罗宗秀,张正群. 2012

[11]EPG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罗晨,岳梅,徐洪富,张芝利. 2005

[12]一种烟粉虱成虫唾液酶鉴定与活性分析的方法. 严盈,万方浩,王进军. 2010

[13]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002

[14]植食性昆虫利用唾液腺适应寄主植物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张海霞,陈利民,李晓维,王亚如,吕要斌,侯有明. 2024

[15]植物病毒种群结构及分子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杨玲,张荣意,张振臣. 2009

[16]植物病毒种传机制研究进展. 杨洪一,张娜娜,郭世辉,李丽丽. 2012

[17]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及昆虫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周雪平. 2018

[18]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刘翠君,石丽桥,王开梅. 2019

[19]ICTV最新十五级分类阶元病毒分类系统中的植物病毒. 洪健,谢礼,张仲凯,周雪平. 2021

[20]植物病毒在宿主内的拮抗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李亚囡,李学华,王广海,董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