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对亚洲玉米螟解毒酶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支昊宇

作者: 支昊宇;丁新华;陈萍;叶茂林;闫阳阳;姜卫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氯虫苯甲酰胺;解毒酶;生长和发育;亚致死效应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030

年卷期: 2021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89-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新疆亚洲玉米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及该药剂对玉米螟3种解毒酶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新疆乌鲁木齐、伊宁、疏勒和泽普4个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利用氯虫苯甲酰胺LD20和LD50处理玉米螟3龄幼虫72 h以及LD50连续筛选9代,然后测定不同处理及不同田间种群的解毒酶活性并观察处理后的玉米螟生长发育状况.[结果]与乌鲁木齐种群相比,疏勒和泽普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分别为4.0和4.2倍).伊宁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酶和疏勒种群的以DCNB为底物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最高;氯虫苯甲酰胺LD20和LD50处理玉米螟72 h可导致其GST(DCNB为底物)活性显著升高,分别是对照的1.46和1.86倍;连续用氯虫苯甲酰胺LD50筛选的玉米螟F5和F8代的P450酶活性是敏感品系的4.27和5.09倍,F5和F8代的GST(底物CNDB)活性以及F8代GST(底物DCNB)活性是敏感品系的1.27、1.33和1.36倍.LD20处理72 h可使当代种群蛹重和单雌产卵量显著降低,连续用氯虫苯甲酰胺LD50处理玉米螟9代可导致F10代幼虫期延长,蛹重和成虫羽化率增加,而单雌产卵量及孵化率比对照降低14.83%和5.84%,最终选育品系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敏感品系.[结论]新疆地区玉米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产生的风险较高,氯虫苯甲酰胺对P450和GST有诱导作用,这2种代谢酶可能参与玉米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形成.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亚军,王彩云,徐红星,鲁艳辉,吕仲贤. 2018

[2]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陈洁琼,江瑛,陈琼,黄水金,李保同. 2014

[3]杀虫剂对害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全林发,张怀江,孙丽娜,李艳艳,闫文涛,岳强,仇贵生. 2016

[4]乙唑螨腈和腈吡螨酯对山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 赵向杰,周浩然,刘倩,袁彬乔,涂洪涛. 2023

[5]亚致死剂量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螟虫营养指标的影响. 薛钊鸿,鲁艳辉,郑许松,梁齐,吕仲贤. 2018

[6]氯虫苯甲酰胺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 刘宴弟,孙丽娜,张怀江,闫文涛,岳强,仇贵生. 2021

[7]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蜂巢小甲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韩文素,李健,高景林,李翔,钟义海,王释婕,赵珊. 2023

[8]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任龙,徐希宝,芮昌辉. 2012

[9]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荔枝蒂蛀虫应用潜力分析. 池艳艳,陈炳旭,全林发,董易之,徐淑,姚琼. 2024

[10]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陈琼,黄水金,秦文婧. 2011

[11]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皇甫佳一,李平,高冬梅,郭萧. 2024

[12]3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旋幽夜蛾幼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张航,杨安沛,白微微,高海峰,李广阔,王锁牢. 2020

[13]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蜂巢小甲虫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韩文素,李健,高景林,钟义海,王释婕,赵珊. 2022

[14]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体内活性酶的影响. 尹飞,冯夏,李振宇,林庆胜,胡珍娣,张德雍,陈焕瑜. 2014

[15]对Bt抗性和敏感亚洲玉米螟解毒酶和中肠蛋白酶的比较.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张杰. 2006

[16]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几种主要酶系活性的影响.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17]海洋动物microRNAs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小卓,张晓明,董波. 2018

[18]3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徐维红,刘茹,胡霞,谷希树. 2018

[19]甲氧虫酰肼与3种药剂对甜菜夜蛾的联合毒力及亚致死效应. 马艳,马艳. 2019

[20]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段宇杰,何恒果,蒲德强,杨慧,陈琪,陆秋成.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