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根中丛枝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侵染状况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智慧

作者: 张智慧;陈迪;赵丹丹;金航;李凌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七;丛枝菌根真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侵染率;根腐病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SSN: 1001-5302

年卷期: 2011 年 36 卷 17 期

页码: 2311-2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云南文山州3个三七主产区的三七根系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地点、不同生长年限、健康三七和根腐病三七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的侵染状况。方法:利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144个三七根样进行显微观察。结果与结论:三七为典型的丛枝菌根植物。虽然3个样地间的AMF和DSE侵染率均没有显著差异,但三七根内AMF的总侵染率(6%~94%,平均51.79%)显著高于DSE的侵染率(0~71%,平均为2.76%);且三七根鲜重与AMF侵染率显著正相关,而与DSE侵染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AMF对改善三七品质和提高三七产量具有比DSE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健康三七的AMF侵染率显著高于根腐病三七,表明AMF提高了三七的抗根腐病能力,因而在三七根腐病防治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分类号: S435.672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姜瘟病的防效及抗病机理初探. 汪茜,覃晓娟,陈廷速,周生茂,宋娟. 2023

[2]甘蔗根系内生真菌. 张金莲,汪茜,谭裕模,龙艳艳,李冬萍,陆祖军,陈廷速. 2016

[3]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张金莲,李冬萍,汪茜,龙艳艳,谭裕模,李松,陆祖军,陈廷速. 2016

[4]丛枝菌根真菌及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大田生姜生长效应分析. 汪茜,宋娟,李冬萍,刘增亮,车江旅,陈廷速. 2021

[5]海南霸王岭热带雨林常见植物丛枝菌根真菌调查. 梁昌聪,赵素叶,刘磊,黄俊生. 2010

[6]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姚红艳,莫本田,龙忠富,罗充. 2016

[7]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对生姜生长的影响. 汪茜,包涵,张金莲,宋娟,刘增亮,黄京华,陈廷速. 2019

[8]保藏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侵染的影响. 张淑彬,王幼珊. 2012

[9]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少民,孙良斌. 2011

[10]AM真菌对干旱区7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培育的影响研究. 张淑彬,陈理,王茜,王幼珊,荆卫民. 2017

[11]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贾艳艳,李其胜,徐莉,焦加国,李青,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 2023

[12]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疫霉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 张淑彬,刘建斌,王幼珊. 2015

[13]接种AM真菌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孙良斌,王浩,邵玲,冯固. 2006

[14]三七种苗的带菌检测及消毒处理效果. 缪作清,郭荣君,陈昱君,王勇,卢晓红,李世东. 2020

[15]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研究根腐病三七根内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 张智慧,张倩茹,付晓萍,李凌飞. 2014

[16]三七根腐病病原研究. 李世东,刘杏忠,陈昱君,李云华,王勇,郭荣君,夏振远,张克勤. 2006

[17]三七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活性产物的初步分离. 刘立志,王启方,张克勤,李世东. 2004

[18]三七根腐病原菌(Cylindrocarponspp.)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世东,张克勤,缪作清,郭荣君,夏振远,陈昱君,王勇. 2006

[19]三七根腐病原菌(Cylindrocarpon spp.)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世东,张克勤,缪作清,郭荣君,夏振远,陈昱君,王勇. 2006

[20]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枸杞的接种效应. 石志刚,王亚军,安巍,罗青,赵建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