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PCA的冬小麦需水量影响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景雷

作者: 王景雷;孙景生;宋妮;陈智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需水量;空间分布;主导因子;主成分;冬小麦

期刊名称: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ISSN: 1671-8844

年卷期: 2009 年 05 期

页码: 640-6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各因子之间由于存在相关性,不仅难以满足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对独立变量的要求,而且会影响大尺度数据处理的运行效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GIS技术,对影响作物需水的主导因子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热力因子和水分因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影响作物需水量的第1主成分,其空间分布呈西北到东南逐渐升高趋势;第2主成分主要为动力因子,基本上是从西向东逐渐增高;热力因子的生育期平均最高温度为第3主成分,在石家庄、邢台等地出现一相对低值区;而第4主成分坡向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规律,低值区与高值区相互交错,但都是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地区,表明微地形也具有一定影响,但其贡献率仅为总信息量的6.64%,不考虑其影响也能反映华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大的趋势.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2]气候变暖对保定冬小麦的影响──以容城为例. 孙小诺,王蓉蓉,刘胜尧,魏丽欣,董泽亮,吴云龙. 2019

[3]1961-2010年四川盆地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 庞艳梅,陈超,潘学标. 2017

[4]区域作物需水量数字化栅格图研究. 孙景生,王景雷,刘祖贵,张寄阳,宋妮,李晓东,刘小飞. 2005

[5]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宋妮,孙景生,王景雷,陈智芳,刘祖贵. 2014

[6]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 刘战东,牛豪震,贾云茂. 2010

[7]鲁北地区秸杆覆盖对冬小麦需水量、作物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左余宝,逄焕成,李玉义,田昌玉,唐继伟. 2010

[8]河南省冬小麦各生育期水分亏缺的空间分布及降水量突变检验. 白芳芳,乔冬梅,庞颖,刘春成,陆红飞,赵宇龙,陈思颖,王和洲. 2017

[9]石家庄冬小麦需水量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 吴云龙,刘胜尧,李丽平,贾建明,范凤翠. 2016

[10]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时空格局. 姬兴杰,成林,朱业玉,宋妮. 2014

[11]基于DEM的作物需水量估算方法. 王景雷,孙景生,周祖昊,张寄阳. 2005

[12]冬小麦需水量的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杜云,张婧婧,雷嘉诚,李博,李永福. 2024

[13]田间小麦叶面积空间分布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赵春江,吴华瑞,王纪华,黄文江. 2004

[14]小麦叶形空间分布的模拟模型及推理系统(英文). 赵春江,王纪华,吴华瑞,黄文江,郑文刚. 2002

[15]冀京津冬小麦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胡玮,严昌荣,李迎春,周元花,刘勤. 2013

[16]滴灌施肥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_3~--N分布、累积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陈静,王迎春,李虎,王立刚,邱建军,肖碧林. 2015

[17]播前灌水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永芳,关军锋,及华,孙玉龙,李广敏. 2005

[18]县域冬小麦生物量动态变化遥感估测研究. 尹雯,李卫国,申双和,董莹莹,王志明,陈华. 2018

[19]唐山市冬小麦单产空间分布及预测研究. 王利民,刘士彬,刘佳,李伟,李丹丹,苗华. 2011

[20]大田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动态的研究. 王志芬,陈学留,余美炎,刘益同,王同燕,任凤山,徐兵.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