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茎葡萄蕨藻在模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环境中的脱氮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华

作者: 李华;田道贺;刘青松;段亚飞;张家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脱氮;水力停留时间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59-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优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效果,探究长茎葡萄蕨藻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采用模拟养殖尾水,考察了长茎葡萄蕨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吸收效果,进而讨论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长茎葡萄蕨藻吸收去除三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茎葡萄蕨藻在单一含氮污染物中硝酸盐氮吸收速率最快;在混合含氮污染物中,氨氮吸收速率最快,吸收去除效率最高,其次为硝酸盐氮。长茎葡萄蕨藻在实验条件下养殖密度为16 g·L-1时生长较快,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92.63%、61.91%和66.08%。在水流动状态下,水力停留时间越短,对三氮的综合去除效果较好,水力停留时间为4 h时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去除率为55.79%、56.37%、58.50%。

分类号: X714

  • 相关文献

[1]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趋零排放系统研制. 蔡淑芳,杨有泉,郑回勇,陈敏. 2016

[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填料的研究现状. 周子明,李华,刘青松,董宏标,李纯厚. 2015

[3]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分析. 宫晗,陈萍,秦桢,刘洋,高焕,李吉涛,李健,朱建新. 2023

[4]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盈亏平衡分析研究. 韩云峰,刘晃,鲍越鼎. 2008

[5]基于机器视觉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智能投喂策略. 李脉,李东升,郑吉澍,蒲德成,李佩原,韦秀丽. 2024

[6]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 向江波,邓建朝,杨贤庆,李来好,戚勃,胡晓,荣辉,杨少玲. 2016

[7]养殖长茎葡萄蕨藻黑褐病的病原学研究. 张艳楠,王印庚,刘福利,廖梅杰,李彬,张正,梁洲瑞,于永翔,荣小军. 2020

[8]长茎葡萄蕨藻胁迫条件下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李恬静薇,邹潇潇,朱军,鲍时翔. 2021

[9]长茎葡萄蕨藻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李恬静薇,马彬,邹潇潇,朱军,鲍时翔. 2022

[10]长茎葡萄蕨藻提取物对胰脂肪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肖晔,卢芯仪,任天宇,邹雄,刘忠群,高瑞丽,谢曦,王蓉,宋彦廷,胡文婷. 2023

[11]不同光强处理对长茎葡萄蕨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苏醒,邹潇潇,朱军,黄惠琴,刘若愚,鲍时翔. 2017

[12]长茎葡萄蕨藻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林香,任天宇,周梅兰,高瑞丽,邹雄,刘忠群,肖晔,谢曦,王蓉,宋彦廷,胡文婷. 2023

[13]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长茎葡萄蕨藻保鲜的影响. 朱军,邹潇潇,孟天,陈佐,符青艳,鲍时翔. 2020

[14]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的消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傅雪军,马绍赛,曲克明,周勇,徐勇. 2010

[15]发酵温度、进料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连续式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 席江,王超,冉毅,蒋鸿涛. 2014

[16]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 王震林,朱建新,曲克明,陈世波. 2019

[17]去除养殖水体悬浮颗粒的多向流重力沉淀装置设计及性能. 张成林,杨菁,张宇雷,吴凡,徐皓,陈石,倪琦,刘葳. 2015

[18]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性能. 高书伟,张凯,李志斐,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红燕,夏耘,田晶晶,龚望宝. 2024

[19]猪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除磷效果. 张颖,邓良伟. 2012

[20]MCOP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 牛颖,买文宁,李伟利,周娅,唐彤,代吉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