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针期灌水对花生植株生长发育及光合物质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孟娟

作者: 刘孟娟;丁红;戴良香;慈敦伟;秦斐斐;张智猛;石书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针期灌水;主茎高;基部茎粗;干物质积累量;高效节水栽培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7 期

页码: 75-8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花针期灌水后不同品种花生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不同花生品种为材料,在花针期灌水后对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针期灌水处理对不同花生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同,灌水处理下‘花育25号’的主茎高、侧枝长与其对照间差异不明显,但产量上差异明显;即‘花育25号’各性状和产量对灌水处理的适应性较好,‘花育20号’表现较差。各品种主茎高和侧枝长的生长发育状况可用Logistic方程很好的拟合,花针期灌水可使主茎高和侧枝长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Tm)均提前,主茎高Tm提前2~5天,侧枝长Tm提前3~7天;花针期灌水使‘花育22号’和‘花育25号’两品种主茎高的最大生长速率(Vm)分别提高21.29%、5.67%,侧枝长最大生长速率分别升高3.61%和5.42%,却使‘花育20号’主茎高和侧枝生长的最大生长速率(Vm)分别降低15.48%和21.81%。花针期灌水处理下各品种基部茎长和茎粗均于开花后20天的结荚期达峰值,‘花育25号’、‘花育20号’和‘花育22号’三品种基部茎长较对照分别提高0.30 cm、0.57 cm和0.46 cm,其基部茎粗分别提高18.33%、11.11%、10.34%。花针期灌水使各品种灌水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花育22号’和‘花育25号’灌水生产效率分别为25.26 kg/mm和22.6 kg/mm。无论是田间自然条件下还是花针期灌水处理,均以‘花育25号’产量最高,分别达4794.3 kg/hm2和5030.25 kg/hm2,‘花育25号’抗性和广适性能力均较强。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栽培种花生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主茎高和总分枝数QTL分析. 成良强,唐梅,任小平,黄莉,陈伟刚,李振动,周小静,陈玉宁,廖伯寿,姜慧芳. 2015

[2]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栽培种花生主茎高、第一侧枝长和分枝数的QTL研究(英文). 张胜忠,邱俊兰,苗华荣,杨伟强,赵立波,宋欣,潘丽娟,张智猛,胡晓辉,陈静. 2019

[3]花生主茎高、侧枝长的遗传分析及QTL检测. 刘华,张新友,韩锁义,严玫,徐静,董文召,孙子淇. 2013

[4]拔节期钾肥施用量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李青风,高杰,彭秋. 2019

[5]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莫绍芬,蒋满英,莫云锦,陈辉云. 2007

[6]高产谷子品种高产机制. 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李志光,赵敏. 2019

[7]两个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研究. 邓应德,周飞捷,邓晓娟,肖层林. 2011

[8]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12

[9]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高宇,赵沛义,尹秀兰,李彬,蒙美丽. 2017

[10]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施磷管理对玉米生长与产量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李前,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王蒙,徐晨,刘志全,王立春. 2019

[11]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梅丽,杨亚东,王志敏,赵沛义,高宇. 2018

[12]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光伏板遮荫的响应. 陈凤,郭明明,樊继伟,仝彩霞,李亮,李强,任立凯,浦汉春,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赵雪君,张峰. 2017

[13]10%唑·氰氟+480 g/L灭草松对旱直播稻田杂草防除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张自常,谷涛,李永丰,杨霞,曹晶晶. 2019

[14]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棉花群体质量的影响. 王刚,韩焕勇,王旭文,陈兵. 2021

[15]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廉博,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李金龙,陈广平,贾利敏,李强. 2021

[16]播期对苏北盐碱地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代金英,胡蕾,孙一标,施伟,赵绍路,朱静雯,刘凯,严国红,陈大勇,王爱民. 2021

[17]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的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李川,黄璐,张盼盼,李萍,牛军,郭国俊,陈京仑,宇婷,乔江方. 2020

[18]藜麦植株养分积累对源库调节的响应. 任永峰,黄琴,王志敏,赵沛义,高宇,连海飞. 2018

[19]不同氮、钾用量对嫁接苦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李婉豫,田丽波,商桑,廖道龙,杨衍,戚志强. 2021

[20]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