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学报》创刊以来(1986~2010)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柯文辉
作者: 柯文辉;林海清;翁志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福建农业学报》;影响因子;载文量;引文量;被引频次;合作度;核心作者群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1 年 26 卷 003 期
页码: 475-484
摘要: 对《福建农业学报》创刊25年以来(1986~2010)刊载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载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09年起改为双月刊,年均刊载论文142.5篇;(2)总引文量16 189篇,篇均引文10.7篇.2007~2010年篇均引文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13.0~16.2篇,显示期刊作者吸收文献信息能力不断提高;(3)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不断上升,影响因子也稳步上升,说明《学报》总体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高;(4)基金论文比大幅度提高,2010年达到87.0%,且主要以省级及国家级项目资助为主;(5)刊载论文的作者共有6 191人次,合作度为4.11.论文合作度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1986年的3.04上升到2010年的4.54;(6)第一作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作者以中高级职称人员及硕、博士为主,2010年作者增量为0.66(与最佳值0.64接近),显示《学报》作者群体构成相对较合理.
分类号: G353.1
- 相关文献
[1]《山西农业科学》2003~2005年载文与引文分析. 赵莉莉,王引斌. 2006
[2]回顾追溯法分析《福建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启示. 林海清,张梅,黄爱萍. 2022
[3]《广东农业科学》栏目设置现状与分析. 白雪娜,崔建勋,张辉玲. 2018
[4]科技期刊影响力量化评价的研究-以《农业展望》为例. 刘茜. 2016
[5]《大豆科学》学术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薛津. 2006
[6]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肖玉萍,程胜利,杨保平,魏云霞. 2013
[7]《华北农学报》单篇论文被引频次调查及分析. 梁凤莲. 2010
[8]中国农业科技类期刊单篇论文被引用情况调查. 梁凤莲. 2009
[9]《天津农林科技》2010-2015年主要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王姝,梁凤莲,王倩,辛勍. 2016
[10]不同类别农业科学期刊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 昌炎新,潘峰,陈焰,李仁明,丁翠华. 2008
[11]《食用菌学报》载文、作者、引文、被引情况及出版时滞的统计分析. 于荣利,曹晖,朱丽娜,王瑞霞,BUSWELL JOHN. 2008
[12]《茶叶科学》2003~2012年载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古小玲,孙继华,薛刚,张海东. 2013
[13]2012—2013年《农技服务》载文分析. 姜萍,冯卫,陈静. 2014
[14]《贵州农业科学》2000-2005年载文分析. 杨林,聂克艳,杨晓容,高红卫. 2009
[15]2002至2006年《大麦与谷类科学》文献计量统计与分析. 李颖,左立新,张明生,丁金海,张彦平. 2007
[16]2006~2010年《玉米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立娜,李万良,杨波,杨信东,张英. 2011
[17]《食用菌》杂志栏目载文量特点分析. 张培红,陈国荣. 2008
[18]《广东农业科学》2004—2012年载文和引文分析. 苏柱华,马力,张辉玲,储霞玲,崔建勋. 2012
[19]新媒体下《食用菌》的载文量及栏目现状与对策. 逯连静,陈国荣,徐琳君. 2018
[20]载文信息对科技期刊发展的意义——以《作物杂志》为例. 王淑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融媒视域下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研究-以《福建农业科技》为例
作者:柯文辉
关键词:融媒视域下;学术期刊;智库化转型;融合发展;转型
-
农业科技期刊精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证分析——以《台湾农业探索》《福建农业科技》为例
作者:陈文静;柯文辉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
-
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与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池敏青;翁志辉;于洪杰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制约因素;福建省;“十三五”时期
-
农业科技论文“材料与方法”模块科学性的编辑鉴审策略
作者:张梅;翁志辉
关键词:农业科技论文;材料与方法;同行评议;编辑鉴审
-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优化主编人才培育机制
作者:柯文辉
关键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主编队伍;岗位规定;培育机制
-
嘉宝果引种栽培及其发展之路
作者:黄爱萍;于洪杰;张梅;林海清
关键词:嘉宝果;引种栽培;概况;问题;发展之路
-
回顾追溯法分析《福建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启示
作者:林海清;张梅;黄爱萍
关键词:回顾追溯法;《福建农业学报》;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被引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