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槺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庆英

作者: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赵海红;高雪冬;盖志佳;丁俊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菌糠;土壤持水能力;土壤微生物;马铃薯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0 年 51 卷 005 期

页码: 1166-1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菌糠是食用菌生产后的废弃物,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和一定数量的养分,用于农作物栽培不仅能够改良和培肥土壤、也会提高作物产量.本文于201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田间微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数量的栽培黑木耳后的菌糠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0~ 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微生物数量及有机质、全氮含量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肥(CK)、施纯氮120 kg hm-2 (T1)、菌糠替代氮肥用量20%(T2)、菌糠替代氮肥用量40%(r3)、菌糠替代氮肥用量60% (T4)5个处理;菌糠与0~20 cm土层土壤充分混匀,其它田间管理方法相同.结果 表明,添加菌糠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随菌糠添加量增加表现出增加趋势;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5 ~ 20 cm土层含水量随菌糠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各添加菌糠处理与CK差异显著(P<0.05);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总数(平板计数法)均高于CK;施肥和添加菌糠各处理马铃薯产量较CK增加,T1、T2、T3、T4处理较CK分别增产4.61%、0.60%、5.13%和4.53%.由此可以认为替代氮肥氮素40%、60%的菌糠用量是适当的.

分类号: S156

  • 相关文献

[1]不同平菇菌糠施用量对辣椒长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侯立娟,姚方杰. 2014

[2]菌糠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高雪冬,丁俊杰. 2020

[3]金针菇菌糠啤酒糟有机肥对土壤及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曹雪莹,陈智毅,唐秋实,雷清毅,刘学铭. 2017

[4]黑木耳菌糠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杨晓贺,顾鑫,高雪冬,姚亮亮,盖志佳,丁俊杰. 2021

[5]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周华兰,彭亚丽,李婷,谢鹰飞,唐丽梅,王榕,熊兴耀,王万兴,胡新喜. 2019

[6]黄土高原马铃薯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特性. 孙小花,胡新元,陆立银,谢奎忠,张武. 2019

[7]生物培肥及AMF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雷金银,何进勤,周丽娜,雷晓婷,桂林国,王亚军,冯付军,祁焕军. 2020

[8]轮套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张国宏,陈光荣. 2016

[9]马铃薯套种苦荞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刘辉,卢扬,冯月玲,叶夕苗,张叶,李飞,邓仁菊,张廷刚,王天顺,宋莉. 2023

[10]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 刘高远,郭天文,谭雪莲,马得祯,张国宏,陈光荣. 2014

[11]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张丽荣,康萍芝,沈瑞清,郭成瑾,朱建祥,杨卫东. 2012

[12]土壤消毒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郭成瑾,张丽荣,沈瑞清. 2014

[13]六盘山北侧不同立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研究. 刘建立,王彦辉,程丽莉,余新晓,管伟,杜阿朋. 2009

[14]施用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持水供水能力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潘兹亮,杜天晨. 2017

[15]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甸表层土壤持水特性的初步研究. 范月君,侯向阳,赵得萍,石红霄,周华坤,李欣. 2019

[16]长江源区草地植被退化对土壤持水能力影响. 易湘生,李国胜,李阔,陈吉龙,裴志远. 2018

[17]不同水肥管理对苕子-玉米轮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持水能力的影响. 徐璐瑶,焦加国,邓建军,宿彤,陈华,付立波,胡锋. 2022

[18]杏鲍菇菌糠再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李强,金群力,胡霞萍,卢淑芳,陈有兴. 2008

[19]杏鲍菇菌糠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研究. 谈峰. 2018

[20]菌糠、沼渣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林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