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保山市农村的应用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云明
作者: 陈云明;段中伟;杨旭;罗王周;陈松;杨海;刘建波;蒋碧婷;范国明;杨丽莎;番成砖;王永生;朱水芬;江亚;杨玉波;李春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蚕共育;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饲料育;桑叶育;饲养对比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蚕业
ISSN: 1007-0982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7-21
摘要: 为加快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革新农村小蚕共育技术模式,在保山市后寨村和油房村进行了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育的张种产茧量要高于桑叶育2~5 kg。从蚕茧检测数据来看二者在丝质上差异不明显。而且,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省力、避免交叉感染及中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合理规划桑园病虫害防治、省叶增叶以及降低叶质差时对小蚕用叶的需求等优势。
分类号: S883
- 相关文献
[1]宜宾市农村家蚕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试验报告. 李冬兵,王洪江,吴佩霜,兰凤杰,贾晓虎,邹邦兴,方杰,王一. 2023
[2]宜宾地区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的小蚕共育效益对比分析. 李冬兵,王洪江,方杰,邹邦兴,曾泽彬,王一. 2023
[3]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家蚕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研究. 兰凤杰,王洪江,王一,李冬兵,刘筱雪,周丽,崔为正,张升祥. 2024
[4]广西小蚕共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韦冠睦,贝建设. 2013
[5]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李智峰,范作卿,宋洪燕,顾寅钰,邹德庆. 2007
[6]蒙自市冷泉镇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罗正宏,唐辉,张玉林. 2019
[7]小蚕共育室温湿度无线调控系统设计——基于ZigBee. 梁培生,张国政,孟凡光,韦亚东,张业顺. 2011
[8]柳州市蚕种场大规模小蚕共育建设探析. 贝建设,李玉杰,玉佛刚. 2016
[9]2014年安徽省春蚕增产增收技术保障措施研究. 黄德辉,范涛,石凉,秦凤,童晓琪,张远祥,余建国. 2014
[10]柳州市蚕种场建设原蚕小蚕共育技术体系的具体做法. 莫琳,李玉杰,玉佛刚. 2015
[11]不同加热装置对养蚕环境的升温效果研究. 王琳璐,李文学,刘玲,陈聪,杜升林,苏小东,杜鸿,尹红,周跃,罗豪,赵颖,青小龙,秦琴,陈小平,青学刚. 2024
[12]广西小蚕共育温湿度调节设施的实效分析. 覃耀冠,韦冠睦,贝建设,莫琳. 2014
[13]贵蚕10号在高原蚕区多批次小蚕共育要求与方法. 罗朝斌,孙运朋,杨万军,任晓晓,卿卓,叶占峰. 2021
[14]推进云南省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的思考.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松. 2021
[15]智慧小蚕共育室环境系统开发应用成效. 秦继彬,陈义安,何建梅,张思华,范鸿才. 2024
[16]小蚕共育技术操作逐日要点. 张安臣,余文中,刘祥林,何静,韩陈敏,杜应成,韩世玉. 2025
[17]河池市种桑养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覃耀明,韦克殷,冯真,吴迪,黄小英,赵峰进,熊碧兰,韦佳毅.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作者:刘月悦;雷应华;陈松;陈庆东;王燕平;易春燕;文刚;刘虹伶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偏好性;寄主植物;非寄主植物
-
不同有机肥、覆膜处理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詹丽钏;周子榆;陈松;王丹英;胡帅栋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生物降解地膜;产量;土壤肥力
-
基于DNA条形码的黄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蒋小刚;徐华丽;周武先;王华;张美德;白琳;杨旭
关键词:黄精属;DNA条形码;种质资源;物种鉴定
-
三氨基酸替换的油菜EPSPS基因在烟草中表达高抗草甘膦特性
作者:朱红利;屠钢;彭琦;孙程明;张维;胡茂龙;付三雄;张洁夫;陈松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EPSPS基因;人工突变;转基因烟草;草甘膦抗性
-
大豆窄行密植与黑土保护耕种技术
作者: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杨旭;张娜;王雪洁;张洪旭;董健;陈可欣
关键词:大豆;耐密品种;窄行密植;主谷式轮作;秸秆还田;黑土保护
-
广元市烟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俞世康;王栋;陈松;张明磊;肖旭;彭舸;庄智权;任文武;史洪涛
关键词:广元市;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不同茄果类蔬菜秸秆对毛桃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卢麒宇;肖云英;孙国超;王春艳;陈松;林立金;胡容平
关键词:毛桃;茄果类蔬菜秸秆;养分吸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