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糠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庆英
作者: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杨晓贺;顾鑫;高雪冬;姚亮亮;盖志佳;丁俊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木耳;菌糠;土壤;马铃薯;理化性状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2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耕种年限增加,土壤日益退化,菌糠作为廉价有机物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作物生长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以黑木耳菌糠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肥(CK),纯氮120 kg/hm2(T1),菌糠替代氮肥用量20%(T2)、40%(T3)、60%(T4)5个处理,将菌糠与0~20 cm土层土壤充分混匀。研究黑木耳菌糠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菌糠后土壤耕层贯入阻力下降;土壤三相比得到改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随菌糠添加量增加而增加,且各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马铃薯产量与CK相比2015年各处理分别增产10.51%、3.31%、8.19%、9.01%,2016年分别提高4.61%、0.60%、5.13%、4.53%。结合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本研究认为菌糠替代氮肥40%为最佳用量。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一株用于菌糠发酵的木霉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工艺. 钟丽娟,赵新海. 2021
[2]不同黑木耳菌糠基质浸提液对大豆芽期生长的影响. 黄枭,谭笑,郗登宝,杨大海,张永锋,温嘉伟. 2020
[3]菌槺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赵海红,高雪冬,盖志佳,丁俊杰. 2020
[4]菌糠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高雪冬,丁俊杰. 2020
[5]金针菇菌糠啤酒糟有机肥对土壤及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曹雪莹,陈智毅,唐秋实,雷清毅,刘学铭. 2017
[6]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 2019
[7]苹果酵素对苹果苗木理化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顾广军,胡颖慧,杨悦,孟祥海,卜海东,于文全. 2021
[8]菠萝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刘传和,贺涵,何秀古,刘开,邵雪花,赖多,林伟,林望达,匡石滋,肖维强. 2021
[9]江苏优质稻区土壤理化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红江,裴晓芳,丁雯丽,郭智,张岳芳,盛婧,周炜,黄胜东. 2023
[10]人工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张少民,郝明德,李寒暝,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007
[11]长期连作下不同栽培措施对设施蔬菜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段宏凯,高利娟,刘东生,邹国元,左强,宋大平. 2018
[12]土壤理化性状与猕猴桃树势相关性研究. 曾斌,徐海,潘美山,黄佳,张平,黎永安,卜范文. 2017
[13]草炭不同施用方法对香蕉园砖红壤理化性状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吴炳孙,谢良商,雷菲,吴敏,韦家少,何鹏. 2017
[14]北京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张强,魏钦平,蒋瑞山,刘旭东,刘惠平,王小伟. 2011
[15]水稻连续免耕抛秧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初报. 刘怀珍,黄庆,李康活,陆秀明,程永盛,付华,刘军. 2000
[16]浅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肥力的影响. 刘春光,于雷,卢景忠. 2013
[17]海洋类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孙延国,闫慧峰,石屹,马兴华,许家来,胡希好. 2017
[18]不同来源腐殖酸对香蕉园土壤理化性状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吴炳孙,韦家少,何鹏,吴敏,吴文冠,高乐,王桂花,孙勇. 2017
[19]机械压实对蔗田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活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 刘晓燕,韦幂,王维赞,梁强,董文斌,李长宁,李毅杰,谢金兰. 2018
[20]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体系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张圆,熊先勤,陈超,卢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大豆抗旱综合防控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大豆;抗旱;防控;技术措施
-
三江平原水田改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水田;旱田;大豆;高产;三江平原
-
"两翻一少"轮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作者:盖志佳
关键词:翻耕;带状耕作;轮作;保护性耕作
-
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顾鑫;李娜;任翠梅;王丽娜;芮海英;张丽娜
关键词:机械深松;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玉米生长
-
秸秆还田对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顾鑫
关键词:秸秆还田;苏打盐碱土;PH;电导率
-
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鑫;刘伟;朱志国;徐礼英;孟雪;童婷婷;姜淑华;丁俊杰
关键词:大豆灰斑病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毒力差异基因
-
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合粳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成亮;付久才;马瑞;王庆胜;朱宝国;孟庆英;杨晓贺;姚亮亮;邱磊;张茂明;王自杰;张家智;蔡永盛
关键词:水稻;合粳23;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