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酸对紫甘蓝花色苷辅色效应及热稳定性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颖

作者: 潘颖;高庆超;孙晨晨;梁颖;王树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甘蓝;花色苷;有机酸;辅色;稳定性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97-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水体系中研究不同有机酸对紫甘蓝花色苷的辅色效应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别添加酒石酸、芥子酸、阿魏酸、单宁酸和咖啡酸,紫甘蓝花色苷吸光度下降速率减缓、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褐变指数降低,说明有机酸对花色苷有辅色效应,且辅色效应随有机酸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中酒石酸辅色效应较其他有机酸强;在70、80和90℃下有机酸辅色花色苷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活化能Ea均有提高,酒石酸组Ea提高67.70%,t1/2分别为42.52、36.87和13.15 h,显著高于对照的9.47、8.25和6.48 h,花色苷热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吉布斯自由能ΔG及焓变ΔH为正、熵ΔS为负,即辅色是自由度下降的吸热非自发过程;花色苷辅色后L*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a*下降,酒石酸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酸辅色前后花色苷组分未变化,推测该过程为非共价结合。由此说明有机酸对紫甘蓝花色苷有辅色效应,可考虑作辅色剂提高花色苷在食品加工中的稳定性。

分类号: TS202.3

  • 相关文献

[1]紫甘蓝花色苷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潘颖,梁颖,马蓉,阮琳,王树林. 2021

[2]辅色处理对蓝莓汁色泽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周剑忠,陆卿卿,刘小莉,王英,张丽霞,黄自苏. 2014

[3]不同胶体对黑莓果汁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麦日艳古·亚生,蒋耀英,刘小莉,努尔古丽·热合曼,范琳琳. 2021

[4]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5]红茶菌发酵对黑莓汁理化性质的影响. 戴意强,吴寒,单成俊,刘小莉,王英,程先玲,周剑忠,夏秀东. 2021

[6]'塔罗科'血橙成熟过程中花色苷积累及其与糖酸含量相关性. 喻最新,王日葵,贺明阳,洪敏,袁小淞,王晶,冯雨,吴志刚. 2020

[7]塔罗科血橙室温贮藏期间花色苷和糖酸积累变化及相关代谢基因表达特征. 洪敏,贺明阳,王日葵,周炼,王晶,冯雨. 2021

[8]莲雾花色苷组分鉴定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9

[9]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陈伟平,陈华江,曹雪丹,李建华,娄玛琪,戚行江. 2013

[10]不同花色荷花色素成分及稳定性分析. 徐君,李欣,江君,李静会,姜红卫. 2016

[11]赤霞珠葡萄果酱贮藏期间花色苷的动力学研究. 王威,张谦,许静,李琼,洪晶阳,周彤,周筱宣,李焕荣. 2018

[12]改善杨梅露酒色泽稳定性的研究. 夏其乐,曹艳,陈剑兵,韩延超,刘瑞玲. 2018

[13]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黑果枸杞花色苷的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米佳,禄璐,罗青,张志娟,李晓莺,金波,尼珍,闫亚美. 2020

[14]蔬菜中的花色苷及其保健功能. 吕锋,何洪巨,冯启利. 2007

[15]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赵子丹,葛谦,牛艳. 2016

[16]桑椹花色苷生理活性及加工稳定性研究进展. 李兆路,陈芹芹,毕金峰,吴昕烨,段玉权,司旭. 2015

[17]野生毛葡萄皮渣花色苷稳定性研究. 文仁德,成果,张劲,吴代东,余欢,杨莹. 2017

[18]植物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单建伟,刘晓津,索海翠,安康,罗焕明,王丽,李小波. 2019

[19]三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比较. 李莉蓉,张名位,刘邻渭,魏振承,张瑞芬. 2007

[20]红毛丹果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蒋跃明,彭宏祥,尤艳莉,杨绍玉,徐良雄.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