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缨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苟亚峰
作者: 苟亚峰;谬应林;孙世伟;桑利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缨丹;化学成分;杀虫活性;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工程
ISSN:
年卷期: 2009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37-40
摘要: 综述了马缨丹在化学成分、医药、工业、农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其在杀虫、抑菌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马缨丹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分类号: R284.1`R285
- 相关文献
[1]1H-1;2;4-三唑-5-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杀虫、抑菌活性. 杨冬燕,车传亮,马永强,芮昌辉,闫晓静,覃兆海. 2016
[2]抑菌霉素A17对12种病原真菌及3种害虫的生物活性. 林壁润,胡珍娣,徐汉虹,谢双大,沈会芳,江学斌. 2006
[3]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 2021
[4]1H-1,2,4-三唑-5-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杀虫、抑菌活性. 杨冬燕,车传亮,马永强,芮昌辉,闫晓静,覃兆海. 2016
[5]瑞香狼毒化学成分与杀虫活性研究进展. 王宁. 2005
[6]异樟叶精油的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 胡文杰,李冠喜,曹裕松,柯坫华,周升团. 2014
[7]多花木蓝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毛心莹,苏生,曹红旗,沈玲,韩永芬,李. 2015
[8]益智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陈新,刘晓静,吴娇,戴好富,王文泉. 2010
[9]路路通挥发油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 刘玉民,刘亚敏,李昌晓,李鹏霞. 2010
[10]海南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性的研究. 王丹,丁书仙,江芊,汪雪凤,王清隆,王茂媛,陈晓鹭,赵建平,于福来. 2024
[11]降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昊,梅文莉,郭志凯,夏占峰,钟惠民,戴好富. 2014
[12]茵芋鲜叶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羊青,王建荣,王清隆,王茂媛,晏小霞,王祝年. 2015
[13]丁香 [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挥发油中天然抗菌成分研究(英文). 孔秋莲,宋义忠,章丽丽,陈留勇,李清芳. 2004
[14]天敌资源在马缨丹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李正跃,万方浩. 2009
[15]海南岛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戚春林,谢贵水,李剑碧. 2013
[16]马缨丹乳油及其混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拒食活性. 田耀加,张茂新,曾玲,凌冰,董易之. 2010
[17]马缨丹入侵对草坪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陶玫,孙蔚青. 2009
[18]不同生境中马缨丹不同部位水提液的化感效应研究. 戚春林,谢贵水,李剑碧. 2013
[19]几种生物制剂及复配剂对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韩娟,顾国华,葛红. 2004
[20]白鲜皮对亚洲玉米螟杀虫活性初探. 杜茜,徐文静,朱琳,汪洋洲,鲁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硬枝黄蝉中4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苟亚峰;田甜;温思为;刘世超;高圣风;孙世伟
关键词:硬枝黄蝉;辣椒疫霉菌;环烯醚萜类;抑菌活性
-
海南岛辣椒疫霉菌侵染胡椒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作者:高圣风;王亚男;付华菲;胡生燕;刘世超;孙世伟
关键词:胡椒;辣椒疫霉菌;侵染过程;显微观察
-
咖啡果小蠹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动态
作者:刘卓凡;孙世伟;孟洋;苟亚峰;宋国敏;田甜;温思为
关键词:咖啡果小蠹;形态特征;发育历期;生活史;发生动态;空间分布
-
咖啡果小蠹的假死行为及短时高温对其致死作用
作者:韩冬银;詹灿烂;李磊;王建赟;张方平;孙世伟;符悦冠
关键词:咖啡果小蠹;假死行为;高温处理;致死作用
-
新入侵害虫咖啡果小蠹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刘卓凡;孟洋;苟亚峰;温思为;宋国敏;孙世伟
关键词:咖啡果小蠹;咖啡;防控技术
-
腰果角盲蝽气味结合蛋白基因HtheOBP3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作者:张绍华;孟倩倩;刘爱勤;颜日辉;林先武;孙世伟;李付鹏;王政
关键词:腰果角盲蝽;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
-
咖啡果小蠹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刘卓凡;孟洋;李欣蓉;田甜;宋国敏;孙世伟
关键词:咖啡果小蠹;触角;感器;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