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光温反应规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福山

作者: 李福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大豆;光温反应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801-8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祖先种。中国野生大豆分布的广泛性,为了解和认识大豆在自然界中光温反应的规律提供了条件。利用29个纬度区自然生长的野生大豆主要生育阶段光温反应特点,明确了不同纬度区野生大豆在自然环境中出苗温度为13.1~14.7℃,开花期温度为20.5~26.5℃,成熟期温度为10~19℃;初花期临界光照时数为13.25~16.67h。出苗越早的低纬度区野生大豆开花和成熟期越晚,而出苗越晚的高纬度区野生大豆开花和成熟期越早。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 孙宗修,于永红,胡国成,肖晗,斯华敏,付亚萍. 2000

[2]黑龙江省春小麦南繁中外部形态变化规律及选择. 赵海滨. 2001

[3]普通菜豆优异种质联合鉴定研究. 王述民,张亚芝,王石宝,刘绍文,李家银. 1996

[4]北方春大豆品种光温反应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武婷婷,吴存祥,毛婷婷,孙石,蒋炳军,侯文胜,韩天富. 2014

[5]寒地早粳杂交稻光温反应鉴定研究. 潘国君,刘永年. 1991

[6]吉粳88水稻的育苗. 李朝峰,高明晶. 2010

[7]几个新光温敏水稻核不育系在南京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姚克敏. 2006

[8]大豆短叶柄弱枕性状光温反应及遗传的初步研究. 史俊东,梁哲军,邵新胜,游明安,赵团结. 1999

[9]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 董英山,庄炳昌,赵丽梅,孙寰,张明,何孟元. 2000

[10]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布及定植特征. 肖佳雷,姜立超,尹静,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明,刘淼. 2015

[11]辽宁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及利用现状. 王志友,王昌陵,董丽杰,于凤臣,孟红. 2008

[12]福建野生大豆生态分布及其分类. 刘德金,徐树传. 1991

[13]湖南新田大冠岭野生大豆居群遗传结构与空间分布关系. 赵青松,赵云云,王朋,邓小娟,马启彬,年海,杨存义. 2014

[14]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刘淼,刘明,林红,张必弦,来永才. 2015

[15]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SHMT的序列多样性. 袁翠平,赵洪锟,王玉民,刘晓冬,齐广勋,董英山. 2014

[16]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蕾,赵洪锟,赵芙,董英山. 2015

[17]广东5个野生大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青松,陈振伦,赵云云,张杰,马启彬,年海,杨存义. 2013

[18]中国野生大豆(G.soja)脂肪含量的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徐豹,庄炳昌,徐航,路琴华,王玉民,李福山. 1993

[19]华南野生大豆GmPAP1基因多样性分析. 程春明,杨存义,马启彬,年海. 2010

[20]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野生大豆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盖玉红,牛陆,董宝池,魏健.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