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垄耕作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薄国栋

作者: 薄国栋;胡希好;王树键;丁志勇;赵福彬;王耀斌;邰振益;刘红霞;王启业;申国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粉垄耕作;植烟土壤;土壤养分;团聚体特征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13 期

页码: 136-139,221

摘要: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团聚体结构影响,为粉垄耕作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青岛烟区传统翻耕(CK)为对照,对比30 cm(SM1)、40 cm(SM2)、50 cm(SM3)粉垄深度下的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耕作深度条件下,粉垄耕作技术较传统耕作能够提高植烟土壤全氮、速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粉垄耕作增加>2.000 mm、>1.000~2.000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0.250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促进大团聚体及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且以粉垄耕作深度40 cm时的养分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数(WMD)最大,分形维数(D)最小。[结论]粉垄耕作技术能够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且以40 cm粉垄深度作为青岛烟区最适宜的耕作深度。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粉垄耕作与绿肥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周灵芝,黄渝岚,周佳,劳承英,申章佑,李艳英,韦本辉,张宪,王锋,李素平. 2024

[2]粉垄耕作对小麦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聂胜委,张玉亭,张巧萍,郭庆,汤丰收,王洪庆,何宁. 2017

[3]烟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研究. 李军,梁洪波,宛祥,董建新,李德成,徐宜民,吴元华,陈向东,彭东,徐梅,王正旭. 2013

[4]安康烟区不同海拔及土壤类型养分的分布特征. 朱峰,赵鹏,岳绪海,任杰,高远,卢荣才,饶智. 2014

[5]西南典型烟区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徐艳丽,段焰,刘芮,程昌新,王冠,刘浩,何晓健,胡志明,王松峰,丛萍. 2020

[6]曲靖植烟土壤pH和主要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杨树明,余小芬,邹炳礼,解燕,刘加红,王瑞宝,吕亚琼,蔡永占,张素华,邱学礼. 2021

[7]长沙植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赵阿娟,刘琼峰,谢鹏飞,翟争光,李明德,周峻宇,钟越峰,何激光,龙大彬,陈鹏峰,谢扬军,刘良教. 2022

[8]不同地形植烟土壤的合理取样数量分析. 张云贵,刘青丽,李志宏,蒋卫,王树会,张恒,夏海乾,冯晓芽,夏昊,梁永江,霍沁建. 2015

[9]张家界植烟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吴小丹,吴海勇,刘琼峰,彭德元. 2012

[10]云南植烟土壤有机质与养分的关系及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化. 李枝桦,伞金辉,陈兴位,唐鹭,罗华元,聂鑫,张梅,李超,倪明,程倩,董石飞. 2017

[11]鄂西北植烟土壤养分现状及演变趋势——以十堰市为例. 佀国涵,刘岱松,魏小慧,饶雄飞,苗春雨,张凯,刘耀. 2017

[12]秸秆还田方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特征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郑梅迎,刘玉堂,张忠锋,程森,蔡宪杰,朱启法,薛琳,徐茜,林伟,张继光. 2019

[13]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广西地区甘蔗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陈晓冰,朱彦光,李帅,韦灵,陈廷速,甘磊. 2019

[14]耕作方式对岩溶区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的影响. 陈晓冰,严磊,李振东,SAEED Rad,陈廷速,甘磊. 2019

[15]粉垄耕作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并促进甘蔗维管组织发育和养分吸收. 李浩,黄金玲,李志刚,韦本辉,陈晓茹,韩世健,梁晓莹,李素丽. 2021

[16]粉垄耕作对甘蔗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素丽,黄金玲,韦本辉,梁晓莹,陆睿杰,王令强,李志刚. 2021

[17]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韦本辉. 2015

[18]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何宁,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 2015

[19]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张玉亭,汤丰收,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张水清,何宁. 2015

[20]粉垄耕作对黏性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评估. 郑佳舜,陈仕林,胡钧铭,王瑾,李婷婷,杨任翔,俞月凤,张俊辉,韦本辉,韦翔华,蒋代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