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晋中玉米田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娜娜
作者: 李娜娜;李志强;黄学芳;郝科栋;梁改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方式;秸秆还田;玉米;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23 年 37 卷 005 期
页码: 312-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机结合对春玉米休闲期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贮水量季节变化、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深松、翻耕)结合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6个处理组合,2016-2018年在山西晋中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春玉米冬闲期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贮水量差异显著,且随着时间推移贮水量都有降低趋势,免耕和深松处理分别较翻耕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0.4,9.3 mm.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时期,免耕和深松处理土壤贮水量分别比翻耕提高4.8%,1.2%.(2)平均2年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免耕>深松>翻耕,各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3.0%,21.8%,21.5%.丰水年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在各生育时期差异较大,干旱年其变化的差异较小.(3)免耕与100%秸秆还田组合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年平均产量和WUE(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 679.9 kg/hm2和25.8 kg/(hm2·mm),翻耕与100%秸秆还田处理组合最低.无论是否秸秆还田,免耕和深松处理在春玉米冬闲期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翻耕处理;在秸秆还田下免耕和深松耕作方式对玉米田水分的集蓄保用有良好的效果,以免耕秸秆还田效果最佳,可在晋中地区春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分类号: S152.7%S513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洪兵,刘武仁,罗洋,李瑞平,李伟堂,王浩,郑金玉. 2018
[2]夏休闲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王勇,党翼,王磊,唐小明,赵刚,张建军. 2011
[3]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连永利,宋玉发. 2012
[4]垄改平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 2014
[5]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辽北地区适宜耕作方式及施肥量研究. 徐嘉翼,牛世伟,安景文,王娜,崔远鸿. 2018
[6]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7]全膜双垄沟不同覆膜时期对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 2012
[8]青贮玉米豌豆间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照霞,郭贤仕,马一凡,胡自治. 2005
[9]秸秆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金虎,孙占祥,冯良山,文凤,吴昌娟. 2011
[10]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1]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张一. 2011
[12]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鑫,隋世江,于涛,刘慧颖. 2014
[13]耕层优化双行匀播对麦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李华伟,徐月,司纪升,马汇泉,吴建军,王法宏. 2014
[14]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环境及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高宗军,李美,高兴祥,郭晓,刘可平. 2011
[15]前茬小麦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保民,费聿萍,王学锋,张黎黎,张子岭,王法宏. 2012
[16]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2009
[17]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2014
[18]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峻,薛永,潘剑君,郑宪清,秦秦,孙丽娟,宋科. 2018
[19]油菜秸秆还田养分释放率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何川,杨勤,蒲全波,陈岩,杨云,王鹏,金容,郑祖平,夏清清. 2020
[20]探究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王楠.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东地方辣椒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作者:魏龙雪;朱金英;裴艳婷;白静;李娜娜
关键词:辣椒;种质资源;聚类;品质性状;山东
-
夏播小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春雨;曹鹏鹏;田艺心;李娜娜;朱冠雄;高祺;高凤菊;华方静
关键词:夏播小豆;生育期结构;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茶树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基因CsChlH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作者:叶玙璠;王誉洁;傅前媛;王璐;郝心愿;丁长庆;王新超;曹红利;李娜娜
关键词:茶树;CsChlH;启动子;基因表达;脱落酸;GUS酶活
-
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娜;王璐;郝心愿;丁长庆;黄建燕;叶萌;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关键词:茶树;遗传育种;品种
-
培育转基因水稻干扰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6的研究
作者:谢坤;李娜娜;丁汉凤;白静;丛韫喆;李广贤;姚方印;杨永义
关键词:褐飞虱;RNAi;糖运输蛋白基因6;转基因水稻
-
不同辣椒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裴艳婷;魏龙雪;李娜娜;白静;朱金英
关键词:辣椒;种质资源;果形;品质性状;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