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菌素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作用及机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博雅

作者: 李博雅;鲁姸璇;谢家贝;施李鸣;张克诚;葛蓓孛;冉隆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防治;灰葡萄孢菌;胼胝质;草酸;葡萄;武夷菌素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676-6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武夷菌素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本文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测定、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测定、胼胝质沉积测定、离体叶片和果实防治等试验,发现武夷菌素可以抑制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浓度达到120μg/mL时,对菌丝的抑制作用达到94.3%;当浓度达到100μg/mL时,武夷菌素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到96.0%;通过离体叶片及果实防效试验发现,武夷菌素浓度达到120μg/m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87.5%和96.6%。武夷菌素可以显著降低灰霉病菌的草酸合成能力,导致其致病力减弱,从而减轻灰霉病菌对寄主的侵染。武夷菌素能够通过诱导葡萄叶片的胼胝质沉积,增加葡萄组织的防御能力,从而起到有效防治灰霉病的作用。综上所述,武夷菌素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生物防治药剂进行应用推广。

分类号: S436.631.1

  • 相关文献

[1]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 陈哲,黄静,赵佳,梁宏. 2017

[2]葡萄灰霉病抗性快速鉴定技术与应用. 方献平,查倩,奚晓军,和雅妮,蒋爱丽. 2019

[3]弥勒市葡萄灰霉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普继雄,周宗山,王娜,冀志蕊,张俊祥. 2021

[4]多组学技术揭示葡萄叶片响应灰葡萄孢菌侵染的抗性机制. 方献平,和雅妮,奚晓军,查倩,张丽勍,蒋爱丽. 2019

[5]湖北省葡萄主产区灰葡萄孢菌多样性分析. 王泽琼,刘勇,王榕馨,姜婷,龚林忠,孙中海,吕亮. 2022

[6]利用天敌防治葡萄园害虫研究进展. 薛祺,马罡,李佳乐,张薇,马春森. 2020

[7]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及有效成分分析. 杨佳瑶,张敏,申红妙,甄志先,毕秋艳,冉隆贤. 2018

[8]葡萄无公害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顾克余,刘艳艳,曹婷,胡鑫,宋长年,房经贵,周帅,周步海. 2018

[9]拮抗菌防治葡萄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张苗苗,张雨晨,杨怡中,范盈盈,何伟忠,王成,黄伟,刘峰娟. 2024

[10]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微丝骨架和胼胝质的变化与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张姣,朱启迪,巨岚,张改生,于永昂,牛娜,王军卫,马守才. 2015

[11]亚洲百合和铁炮百合正反杂交亲和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杜文文,王祥宁,吴丽芳,段青,崔光芬,王继华. 2012

[12]植物胼胝质合成酶研究进展. 张庆雯,王兆昊,祁静静,谢宇,雷天刚,何永睿,陈善春,姚利晓. 2021

[13]雄性不育中花粉壁的研究进展. 张江江,常丽,赵立宁,李德芳. 2019

[14]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Pt18906激发TcLr27+31的双层防御反应. 齐悦,吕峻元,张悦,韦杰,张娜,杨文香,刘大群. 2020

[15]蓝莓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戴启东,李广旭. 2011

[16]款冬花根腐病的发病情况与病原鉴定. 张爱香,马海莲,李雪萍,仝在利,李世东,王晓涛. 2011

[17]葡萄灰霉病菌Flipper转座子扩增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常佳迎,寇宏达,乔丹娜,张艳杰,赤国彤,李亚宁,李兴红,刘大群. 2013

[18]内生细菌TY-6对樱桃采后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和定殖特性研究. 张立新,张晓宇,高振峰,张新宪. 2020

[19]利用RNAi分析松材线虫ncr基因功能. 王殿东,陈国华,潘丽梅. 2018

[20]灰葡萄孢菌与蓝莓果实表皮互作的超微结构. 戴启东,李广旭,杨华,张广仁.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